五月了,在鸟的鸣叫声中,感受四季流转

晶报记者 余梓宏
2021-04-28 15:40
摘要

《鸟鸣时节》秉承了这种深厚的博物实践和鸟类观察传统,用优美而通俗的科学语言描述了每种鸟类的外形、鸣声与生活史,以饱含诗意的文字记录城市与乡村环境的变迁,对鸟类名称的来历和相关的历史故事更是如数家珍,每个篇章都是凝练而优美的散文

4月至5月初,“爱鸟周”在全国各地陆续启幕。值此之际,译林出版社新知科普书系“天际线”重磅推出新书《鸟鸣时节:英国鸟类年记》。这本书按照一年12个月份排序,用优雅、灵动的笔触介绍了与四季关系密切的247种鸟类,并穿插民间传说、诗歌、艺术,呈现出鸟类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鼓励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聆听四季之歌,重建与自然的联系。

《鸟鸣时节:英国鸟类年记》

(英)雷特·韦斯特伍德 斯蒂芬·莫斯 著

朱磊 王琦 王惠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年4月

本书作者布雷特·韦斯特伍德(Brett Westwood)、斯蒂芬·莫斯(Stephen Moss)是英国知名博物作家、BBC自然史节目制作人和资深观鸟爱好者,曾为BBC精品广播节目《鸟鸣时节》(Tweet of the Day)创作脚本,本书便是在该节目框架的基础上精心撰写的。作者将5月安排在开篇处,又以次年4月收尾,在每个月份里用简短的篇幅介绍20种左右的鸟类。全书之所以这样布局,是因为5月是北半球鸟儿求偶和育雏的时节,而4月则是冬候鸟北迁、夏候鸟归来的月份,由此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周期,体现了季节的流动和生命的循环。

英国是观鸟活动的起源地,并且有三分之二的民众会在自家花园里喂鸟,人与鸟儿有着亲密的联系。《鸟鸣时节》秉承了这种深厚的博物实践和鸟类观察传统,用优美而通俗的科学语言描述了每种鸟类的外形、鸣声与生活史,以饱含诗意的文字记录城市与乡村环境的变迁,对鸟类名称的来历和相关的历史故事更是如数家珍,每个篇章都是凝练而优美的散文。

这本书虽是描述英国有代表性的鸟类,但书中约有200种鸟儿也分布在中国境内,因此它对于国内读者来说也颇有参考价值。全书介绍的第一种鸟儿便是我们所熟悉的“布谷鸟”——大杜鹃,而书中提到的家燕、麻雀、白鹭等,更是街头巷尾常见的鸟类。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夜莺(即新疆歌鸲)、知更鸟(即欧亚鸲)、云雀等鸟儿,并援引了相关诗篇,堪称自然爱好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宅家观鸟指南”。

除了慰藉人心的诗意文字,《鸟鸣时节》也包含大量发人深省的保育案例。作者梳理了英国鸟类保护的一些经典案例,通过游隼、燕隼、赤鸢、红背伯劳、反嘴鹬等鸟儿命运的变化,指出气候变化、栖息地消失和盗猎等因素对鸟类生存造成的深刻影响,从而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土地的关系。全书以大海雀的灭绝过程作为结尾,更是在提醒我们,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应该为其他物种的存续承担责任。书中传递的保育理念,对于当代中国的生态保护不无借鉴意义。

《鸟鸣时节》含有274帧精美插图。英国知名画家、版画家卡里·阿克罗伊德(Carry Akroyd)为本书特制258幅黑白插图和16幅彩色插图。这些图虽是写意风格,却生动而准确地刻画了鸟类的外形和姿态,使观鸟爱好者一看便知画家所绘的具体鸟种。而书中展示鸟类生境的彩色场景画也有着雅致的配色和悠远的意境。这些具有复古气质的图画穿插在文字之间,极大地增强了《鸟鸣时节》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正如《BBC乡村档案》杂志评论的那样,“优美的行文与卡里·阿克罗伊德的插图使它成为难得的珍品”。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进国内读者对每种鸟儿的了解,译林版《鸟鸣时节》特意精心准备了赏心悦目的配套视听资料。每个章节开头印有一枚二维码,读者扫码即可查看当月鸟类的学名、照片、在中国的分布情况,聆听有代表性的鸟类鸣声,乃至相关音乐作品。

《鸟鸣时节》一书由朱磊博士、王琦、王惠三人合译,身为自然工作者和资深观鸟者,他们确保了译本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优美、生动的译笔也还原了作者的文风。

(原标题《五月了,在鸟的鸣叫声中,感受四季流转》)

编辑 贺曦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怡天 王雯


(作者:晶报记者 余梓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