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以督查促项目继续争当改革排头兵

2018-09-26 08:10
摘要

据悉,龙岗区今年的改革计划共安排了18个重点改革项目,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构建社会治理创新公益圈改革等,涵盖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社会治理、民生事业、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

智慧龙岗运行中心于年初正式启用,可助力数字政府实现精准治理。

核心提示

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抓落实,加强领导,科学统筹,狠抓落实,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为推动改革项目尽快落地见效,近期龙岗区对2018年度重点改革项目开展第三季度督查,通过“一看二听三问四评”等方式,对年初部署的区级重点改革项目进行了逐一走访,及时掌握进度、挖掘亮点、了解问题、提出建议。据悉,龙岗区今年的改革计划共安排了18个重点改革项目,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构建社会治理创新公益圈改革等,涵盖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社会治理、民生事业、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

龙岗区委书记、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张勇强调,各重点改革项目牵头部门“一把手”要发挥“头雁效应”,加强改革项目筹划、狠抓任务落实,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制约全区、全市发展的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破题,不断扩大龙岗的改革影响力。他表示,龙岗作为深圳东部中心、重要发展极,有能力也应该有担当为深圳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贡献,走在最前列。

保空间降成本:努力为企业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落实“深圳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任务,市委部署实施“十大行动”,第一项就是“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为落实市委“营商环境优化行动”部署,促进龙岗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体制、机制方面入手,解决龙岗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今年,龙岗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列入市里改革试点,由区委书记牵头主抓,通过强化产业空间、创新促进、财政扶持、金融支持、企业服务、人才集聚、住房保障等方面政策的衔接,降低企业外部成本,通过鼓励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实现工艺改进、流程再造及模式创新,降低辖区企业内部成本。结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等工作,推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高速发展,打造具有强大产业集聚力和经济辐射力的深圳东部中心。

当前,土地紧约束已成为制约龙岗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今年5月,市规土委与龙岗区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全市首个规划国土改革实践区,意味着龙岗区成为了深圳落实新一轮总体规划城市发展目标的“传导实施实践区”。根据《框架协议》,改革内容涉及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创新产业用土地供给与监管的全链条机制、探索枢纽核心地区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新机制、探索存量用地盘活新机制、探索基本生态控制线管控新模式、探索现代都市田园保护利用新模式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龙岗将探索土地管理机制发展新模式,强化产业用地空间保障和监管力度,切实推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弹性工业用地出让制度,鼓励空间创新,实现产城融合。这是规划国土管理工作进入“深水区”、“攻坚区”的改革举措,是在现行上位法的框架下以政策推政策、以政策推落实的实践性改革,有望形成在全市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将以“案例+制度”的形式落实委、区框架协议议定目标,探索改革路径,盘活用好各类资源。

同时,龙岗区还通过在全国率先系统性地探索实践“智慧大脑、掌上政府、指尖服务”新模式,努力实现数字政府“掌上”治理,精准化对接企业需求,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今年1月,龙岗区成立大数据管理局,智慧龙岗运行中心也正式启用。这个集数据存储、成果展示、运营管理于一体打造科学决策和精准调度的智慧“城市大脑”,通过充分应用政务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效率和优化城市发展结构,真正释放政务大数据的红利,促进城区运行智慧化。为给数字政府改革提供组织架构方面的保障,龙岗成立了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小组,由区长戴斌任组长,统筹并督促全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设计,龙岗开展了《龙岗区“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包括“推动体制机制科学化、推动‘数字政府’智能化、推动大数据应用规范化、推动支撑保障系统化、推动政务服务便捷化、推动政务协同高效化、推动智慧应用多样化、推动试点示范标杆化”共8类34项重点任务,从“数字政府”的顶层架构到基层应用、从政务协同到公共服务,从“数字政府”大脑试点到社区和街道的基层试点建设,全方位、多维度描绘“数字政府”建设的任务蓝图。目前,“数字政府”改革各项工作正在龙岗区新型智慧城区建设总体框架下有序统筹推进。

提升民生服务质量:切实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

龙岗幼儿园总量大,增速快,长期以来存在公办园数量少、优质园比例不高、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龙岗区结合区情实际,开展学前教育提质升级改革,通过推进幼教集团集群化发展、推动新型公办园建设、对薄弱幼儿园开展“托蒂改薄”工程等举措,努力改善全区学前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初步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以普惠园和公办园为主体、多元化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分时预约服务、等候区开通WIFI、通畅的双向转诊通道、优先患者停车……在硬件全面升级的同时,龙岗医疗卫生系统的“软件”也不断改善,越来越人性化的服务让市民纷纷点赞。今年以来,龙岗区开展公立医院导入五常管理改革(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全面开展精益化管理,通过全员参与、主动管理、互查互督,持续优化医院服务流程与就医环境,推动创建标准化、程序化、可视化管理的现代化医院。截至目前各公立医院共有266个科室进行了“五常”管理的打造并通过验收,改革项目初步取得了目标效果,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改善,满意度显著提高。据统计,第二季度龙岗半数以上医院公众满意度在全市的排名较第一季度有大幅增长,全区整体排名较上季度上升了2名,其中区六院上升了21名,跃居全市第一。

为加强对特殊人群关爱并满足其体育需求,龙岗区以自闭症、唐氏综合症儿童,残障人士、尿毒症患者、贫困外来建设者子女等特殊人群的体育需求为重点,以体彩公益金资助一部分、腾讯乐捐平台等社会途径众筹一部分等方式筹集经费,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方式搭建“体育+关爱”的服务体系。今年以来,该项改革通过引导跨界社会力量组织体育活动,以初评、尽职调查、项目路演等程序从53个申报项目中遴选出包括“益动·一路有你”等10个项目,今年以来开展了158场活动,服务人次达6300多人次,对消除特殊人群心理孤独感,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扩大接触社会环境,提高与他人沟通频率,减少负面情绪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激发了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的动力和活力。

创新探索新模式:挖掘基层治理新潜力

今年,龙岗区探索构建社会治理创新公益圈改革,依托龙岗社会创新中心实体平台和社会创新公益基金,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的分析功能,精准链接企业、项目、志愿者、公益营销等资源,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旨在建立开放、透明、互助、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社会治理生态圈。龙岗全区现已建成1个区级社会创新中心总部、1个区文化中心分部及11个街道分部,依托区社会创新中心的平台作用形成区街联动。同时,社会创新中心还设立了社会创新公益基金,引导辖区行业协会、企业及公众日常参与社会公益,并结合企业意愿设计公益项目,提供链接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规划等服务。

2018年是龙岗城中村综合治理和文明城中村试点建设的开局之年,为打造一批新时代下社会主义城中村的样板村,龙岗区开展了建设文明城中村试点改革,通过构建文明城中村评估标准体系,为各试点的建设提供标准与方向。目前,全区大多数文明城中村试点环境卫生明显提升、三线下地工作初步完成、立面改造刷新全面铺进、文化活动有序开展。经过前期的摸索和建设,龙岗全区12个试点文明城中村紧紧围绕本土实际情况,打造特色品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平湖上木古社区以客家文化为核心,将“上木古”三个字形成专属LOGO,并积极打造城市创意艺术文化“微空间”,绘制主题艺术涂鸦墙;布吉龙岭新村利用辖区的教育资源和公共图书馆,突出“书香龙岭”文化主题;吉华甘坑新村积极探索传承非遗麒麟文化、弘扬客家德善文化等等。目前龙岗的“一村一特色”已基本成型,各街道将按照全区统一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试点工作持续深化提升。

率先编制容错清单:鼓励为改革先行先试

当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一大批“闯将”“尖兵”冲锋陷阵,也需要各级党组织当好他们的坚强后盾。

为切实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的失误,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解除干部干事创业中的后顾之忧。龙岗区通过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工作机制,率先制定容错责任清单,明确容错认定工作程序,常态化开展容错纠错工作,保护和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营造勇于改革、敢于创新、鼓励干事、合理容错的良好环境。

同时,龙岗区还探索开展了巡察清单和容错纠错清单改革,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并上线试运行巡察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固定巡察资料、录入及分析巡察数据,准确发现问题并督促被巡察单位及时整改,实现巡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

编辑 程思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