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创新知识产权案件调解机制

​读特记者 张燕 文/图
2018-09-25 21:21
摘要

在少年庭工作期间,她带领全庭法官以爱心和智慧建立起一整套审判与帮教一体化机制 。

“人生就是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当你登上了一个峰顶,你会发现,前面还有更多的峰顶等着你去攀登……”在宝安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宝安法院”),张颖回首自己20多年的法律职业生涯,感慨地说。

张颖现任宝安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知识产权综合审判庭庭长,此前曾任深圳市首家少年综合审判庭庭长。在少年庭工作期间,她带领全庭法官以爱心和智慧建立起一整套审判与帮教一体化机制,让宝法少年审判工作斩获从地方到全国的荣誉,乃至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荣誉加身的张颖并未就此止步,2015年又来到充满挑战的知识产权审判庭,踏上了攀登人生另一个高峰的征途。

引入行业协会破解知产审判专业难题

宝安是深圳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30家,申请专利34698项。近年来,随着商业模式的升级转型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宝安知识产权案件从传统的著作权、商标权纠纷逐步扩大到网络著作权、企业名称权、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以及技术合同纠纷等新类型案件,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交叉导致疑难案件不断涌现。宝安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呈新型化、专业化、疑难化、复杂化趋势。

“对于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法官来说,专业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张颖告诉记者,该类案件的审理除了涉及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在事实认定中还涉及了大量专业技术问题。“所以,专业化是知识产权审判的必由之路。”

此外,摆在张颖面前的另一个现实困难是“案多人少”。据了解,宝安法院知识产权庭成立于2010年,2012至2017年间,累计受理案件逾万宗,2017年受理案件4819宗,相比上年增长96%,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呈急剧上升态势。而宝安法院知产庭目前仅有3名法官和4名法官助理专门负责审判知识产权相关案件。

“所以,除了让法官自身加强学习各种新知识外,引进专家的帮助特别重要。”张颖将目光投向了各类行业协会。

创新打造知产案件互联网远程调解中心

就这样,张颖开始了一家家协会的走访工作,深圳软件行业协会、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市电子行业协会……经过不懈努力与沟通,最终8家行业协会欣然应允合作,“没有一家拒绝。”

今年4月26日,宝安法院正式与上述8家行业协会举行知识产权案件互联网专业调解合作签约仪式,开启了宝安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新模式。为了提升调解工作的便利性,该院还创新性地采用了互联网手段,即使当时人在外地出差,也能通过网络“隔空”对话完成调解,节省了各方的调解成本。

如今,在宝安法院“知识产权案件互联网联调中心”,当法官和书记员入座,在约定好的时间,第三方调解专家和原被告双方只要同时启动会议软件,即可进行线上调解沟通。“互联网的引入有效节省了各方时间,使得调解效率随之提升。”张颖告诉记者,自该调解中心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调解知产纠纷20余宗。

张颖和全庭法官的努力也得到了各方认可。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总部法务专家王女士专程从杭州来到宝安知产庭,就涉及某信息披露侵犯名誉权案件的技术细节与知产庭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宝安法院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排头兵,水平非常高,特别是互联网领域的新型案件,我们很愿意到这里尝试一下。”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张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