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以深化改革开放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战的属性、影响和对策”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9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与会专家表示,此次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是美国从战略上遏制中国的集中表现,未来贸易摩擦与争端将持久而严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根本举措。
充分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复杂性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长期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两国关系“压舱石”和“稳定器”。但今年以来,美国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战,影响中美关系,而且对世界经济带来影响。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如何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贸易战,还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全方位的综合实力的较量,我们要充分认识中美贸易摩擦的复杂性、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
“因为中国的崛起,无论是GDP的增长,还是对外贸易的增长、科技的发展,都使得美国产生一种焦虑感,认为它的老大地位受到一定的威胁。所以美国现在拼命打压中国,讲了很多借口。”中国首任驻WTO大使、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孙振宇说,这些借口不值得一驳,拿贸易逆差来说事,实际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我们要从贸易摩擦的深层次原因和持久性来看待中美贸易摩擦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在发布论坛报告时说,此次贸易战是美国从战略上遏制中国的集中表现。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不仅仅是经贸利益的争夺,而是美国冷战思维的蔓延和全面打压中国的第一步,未来贸易摩擦与争端将持久而严峻。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根本举措
刘伟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要成功地进行反遏制,要作出迅速的应对和判断,保持政策的定力和连贯性,继续推动系统性风险的防控和实体经济结构性的改革,唯有如此,中国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健康的成长。
王孝松在发布论坛报告时说,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根本举措。贸易战可以成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外部推动力量。
专家们还认为,中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内生潜力巨大,有充分的条件和空间来应对好来自外部的负面冲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民等专家也在论坛上发言。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