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大鹏展翅”点亮夜空 800台无人机成晚会焦点

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 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杨媚/视频
2018-09-21 00:51
摘要

莲花山下,风从海上来,童声齐唱《多美的世界》,昨晚的市民中心广场流光溢彩。

莲花山下,风从海上来,童声齐唱《多美的世界》,昨晚的市民中心广场流光溢彩。在《追梦——改革开放再出发》晚会的《寻梦的激情》篇章中,钢琴王子李云迪在现场奏响肖邦的《夜曲》。此时,在福田中心区信息枢纽大厦顶端设置的空中舞台中,一对双人舞演员在离地百米的高度演绎空中芭蕾《云端漫舞》,并通过视频传输,与现场的弹奏交相呼应。旋即,8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绚丽动感的视觉效果掀起了晚会中的最大高潮。

福田中心区日新月异的崭新城市面貌作为晚会的背景,灯光与舞蹈的互动,钢琴与夜空的对话,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所有元素构建起的大跨度、多维度的舞台艺术效果令现场观众纷纷拿起手机拍摄,随着无人机不断变换出“月中芭蕾”、“大鹏展翅”等充满美好寓意的3D造型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其中,3D“大鹏展翅”造型人气颇高,引来经久喝彩。据本次无人机编队灯光表演项目的负责人,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巨零度无人机团队的李晨亮介绍,该造型离地百米,宽达200米,由工程师在3D设计软件上通过仿真器设计出造型,再让每一台飞机都能按要求运行到规定位置。而指挥800台无人机,一台电脑、一位工作人员操作即可完成。

“3D造型和动态变换一直是我们无人机编队的强项。我们也参加了今年央视春晚珠海、三亚分会场的无人机表演”,李晨亮介绍说。这个来自深圳本土的科技企业拥有近百人的技术团队,核心团队成员几乎都是“90后”。今年6月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团队面临的首个难题就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这就需要我们的工程师把理科生的思维转换成艺术家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无数次的讨论”。将想法搬上夜空,完美效果的实现还要克服场地限制带来的困难。李晨亮介绍,为了让现场观众能够在最佳视角观赏无人机表演,无人机需在与现场隔着深南大道的市民中心南广场起飞,周边波浪形的草地和茂密的高树对无人机起飞的稳定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在经历了台风“山竹”的干扰,李晨亮和他的团队在演出前通宵勘测场地,修改软件程序,以确保演出的成功。

编辑 夏岩青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 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杨媚/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