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 华丽嬗变!光明区委一届一次党代会19日开幕
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吴敏 赖飞扬 雷锦浩/文 韦建诚/图
2018-09-19 20:22

光明,深圳西北部一方形如钻石的热土,这一深圳设立的首个功能新区,历经11载寒暑迭荡起伏的砥砺前行之后,19日迎来了一届一次党代会召开。

新时代、新征程,光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擘划了全面建设“四城两区”,打造“引领源头创新的科学新城、高端业态集聚的产业新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新城、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新城,加快建设质量型创新型智造强区、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城区”的宏伟蓝图。

如今,繁花似锦、活力四射的光明,正进入大发展大建设黄金发展期,亮点频仍,更精彩可期。

科学新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源头创新的重要引擎


今年初,光明谋划了全面建设“四城两区”的目标,明确提出“引领源头创新的科学新城”。如今,深圳市委市政府已明确在光明集中规划建设大科学装置群,令各界期盼已久的科学城正式落户光明。

欢欣鼓舞的春风荡漾在光明大地上,光明科学城的规划建设各项工作也已全面启动。跟随笔者的笔触,撩开科学城的“神秘面纱”:

规划建设中的光明科学城位于山水错落、绿意连绵的光明西北部,毗邻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战略节点,处于深港莞惠1小时生活圈内。光明全面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主引擎为目标,坚持原创引领、顶端发力,高标准规划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级科学城。光明科学城统筹布局装置、科研、科教、城市配套四大片区,合理分布研发、生活、生态三大要素,统筹使用地下、地面、地上三大空间,集中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现代科研平台,加快集聚国内外顶尖创新资源,努力将科学城打造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教育、医疗、创新高地。

光明科学城核心区聚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重点学科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前沿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级实验室、综合研究平台等,年内力争推动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2个大科学装置土建工程开工建设。光明科学城科教区依托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布局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点建设医学类学科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新兴工科交叉学科及科研实验平台,吸引集聚一批国内外顶尖科教人才,打造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2020年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以上。目前,项目一期已于2018年6月12日动工建设,总用地面积144.8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29万平方米。

地处核心节点的光明还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全面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推动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依托广深港高铁的便捷交通条件,强化与香港的科技、教育、金融、人才交流合作,主动融入深莞惠经济圈(3+2)建设,与南山大学城、科技园、前海蛇口自贸区、龙岗大学城、宝安空港新城、大鹏国际生物谷等区域的交流合作,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金融支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构建国际一流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产业新城:经济持续实现有质量的快速增长


光明经济发展成绩亮眼,今年1—6月,光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在内外环境偏紧的情况下实现较快增长,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这得益于光明自成立新区以来始终把产业作为立区之本,以大项目带动发展,抓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华星光电8.5代线建成投产、G11项目一期即将投产,累计投资超过1300亿元;总投资约800亿元的光明天安云谷、总投资约300亿元的光明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动工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钟表、内衣、模具等优势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光明营造一流投资创业环境也屡有大动作。今年4月,光明在五洲宾馆举行营商环境推介会,700余人参会,42家企业签约,成果丰硕,盛况空前。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痛点难点,光明频频拿出政策“干货”,先后出台了“1+18”和“鸿鹄计划”等政策,推动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优质企业铺天盖地”的金字塔形产业生态体系。今年又着力实施“鲲鹏工程”、“雏凤工程”和“筑巢工程”等三大政策工程。优良营商环境引来优质项目纷纷落地,1-8月,光明招商落户项目达94家,其中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企业33家。

光明抓规划,抓源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围绕“一廊两带三区”产业空间布局,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撑发展的产业格局。集中布局新材料(石墨烯)、人工智能、生物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集聚区,打造新的产业发展极。

美丽新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生态标杆城区


“沿途美景美如画”——诚如歌声中唱到的那样,如今,如果您从龙大高速或南光高速驶入光明,沿途如诗如画的绿化景观,令人赏心悦目。驱车穿行于光明的各个社区之间,干净整洁、道路畅通、扑面的绿意与繁花点缀的市容市貌,给人印象深刻。

这是光明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方位持续提升城市环境,真抓实干的结果。2016年7月12日光明在全市率先启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以查找问题、补齐短板、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出台实施了城市品质提升“1+10”配套文件。按照“拆清建管”总体思路,举全区之力悉心打造“干净光明、有序光明、绿色光明”。光明充分尊重民意,注重发挥基层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惠民生、促转变落到实处。自2016年以来,光明在全市首创开展社区环境提升和强基惠民项目建设,每年给予每个社区3000万元,由社区主导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

山、水、林、田、湖,是光明重要的生态资源,光明据此构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重点打造独具光明特色的“公园之区”,加快推进光明小镇建设,依托国家农业庄园,打造大尺度地面农业景观,高标准建设华侨城主题公园、国际森林运动公园和深圳唯一马拉松山湖绿道,将光明小镇打造成为集都市农业、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和运动生活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生态农业旅游小镇。茅洲河干流及14条支流“一河一景”呼之欲出,一批自然亲水、绿色低碳的滨水公园和湿地公园,独具魅力的城市滨水景观长廊将现身光明。

幸福新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增进民生福祉


绿意如织,大道通衢。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光明先后建成,极大提升了城市功能。光明凤凰城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全面打响交通大会战,广深港高铁光明城站投入使用并实现捷运化,赣深高铁明确在光明设站,地铁6号线光明段及6号线支线加快建设,龙大、南光高速取消收费并启动市政化改造,八纵八横主干道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全市首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成投入使用。

今年4月,光明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光明医疗集团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进一步加速了高水平医疗集团的构建。今年5月,未来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在光明开业。这一市属公立医院全院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公共卫生灾难救治中心和国家级保健康复中心。深圳中医院光明院区也落地光明,光明成为区域医疗高地,为时不远矣。

今年9月秋季开学,光明第二中学、马山头学校、光明高级中学初中部等5个改扩建项目全部投用,新增公办学位4890个;深圳实验学校光明部也同期开学。白花学校、凤凰小学、新城学校、塘家学校、信宏城小学等改扩建项目也全面推进建设,力争2019年投入使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光明勤诚达学校,力争2019年招生开学。给人印象至深的是,今年5月,光明举办11年来中小学素质教育交流展演参演活动,集中展示了光明成功打造的46个区级特色项目、325个校本特色课程,形成了以定向运动为龙头、各校特色项目百花齐放的局面,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学校脱颖而出的豪华阵容。

新起点,扬帆起航,光明前景可期!

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吴敏 赖飞扬 雷锦浩/文 韦建诚/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