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素人”秒变“名师”,培训机构忽悠人的胆子从哪来?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2021-04-24 00:32

“选机构,看师资”,是不少家长在挑选校外培训机构时信奉的重要准则。日前,有媒体调查显示,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普遍存在教师流动性大,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的现状。为了招揽生源,部分培训机构虚假包装教师“头衔”,吸引家长报名并逃避监管。在一些低幼培训领域,更存在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培训半天就上岗“凑数”的“注水师资”现象。

校外培训机构的“名师”,原来很多都是“吹”出来的。好师资是稀缺资源,但培训机构招生广告上的,永远都是清一色的好教师,要么是名校毕业,要么是经验丰富,要么是理念创新,要么是高徒辈出,反正总有一款能打动你。然而,事实上,其中充斥着大量虚假内容,众多信息含糊不清难以鉴别,随时随地都可能让你入坑。现在不少培训机构,很多教师都是应届大学生乃至在校生,没有教师资格证,专业也不一定对口,甚至没有教学经验。在一些低幼培训领域,由于教学内容简单,即使是彻彻底底的“门外汉”,只要普通话相对标准、有一定的表达能力,经过简单的上岗培训,就能“素人”秒变“名师”。 培训机构师资造假,可不是“突发病”。前不久,知乎上一则2016年9月的提问——“教育机构为什么都像是骗子”,突然备受关注。无独有偶,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起话题“你遇到过哪些校外培训乱象?”调查结果显示,“夸大宣传和虚假广告”位列榜首。两个话题都间接或直接地证明了,培训机构师资造假实属沉疴顽疾。

培训机构面向服务的是学生,但掏钱买单的其实是家长。现在的家长,普遍陷入教育内卷,大多存在名校名师盲目崇拜,过分注重“重点学校任教”“N年教学经验”“参与高考命题”。培训机构要收割“韭菜”,自然会主打“名师”牌,夸大师资迎合家长。 但问题是,培训机构创办门槛不高,竞争十分激烈,赚钱生存不易。对培训机构来说,作为核心资产的教师质量和授课水平是吸引生源的根本因素,然而也是需要大量资金和精力投入的因素。在师资和教研投入不足的前提下,很多培训机构只能走销售驱动之路,进行夸大宣传或虚假承诺。 同时,教育培训属于服务业,无法用简单量化标准进行评价;享受服务和购买决策不是同一个人,增加了信息的非对称性和不透明度;客单价高、回头客少,或多或少有点“一锤子买卖”的意思。于是,一个神逻辑诞生了:对培训机构来说,别人都吹我不吹,在招生上就败了,还谈何生存竞争;对家长而言,敢立flag的都不一定能做到,不敢立flag的肯定信不过了,那就选吹得厉害点的。

培训机构在招生时师资造假,就要想办法在后续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和家长“满意”。培训机构为避免“注水”的教师露马脚,也为了保证教师的替代性,往往会准备“铁打”的教案,授课内容、台词、技巧等全部标准化、模式化,教师只要按流程走照本宣科就行。培训质量不够,则用“感情”或“套路”来凑——一味讨好学生,甚至帮做作业,智识尚未健全的学生往往会在家长面前“美言”教师,“良好”的作业完成情况也会迷惑家长的判断;不注重解题过程只关心解题技巧,不注重习惯培养只关心短期提分,一味向学生灌输所谓“捷径”,让学生和家长以为得到了通关秘笈。但这往往只是眼前光,长远来看会把人带偏,可谓误人子弟、毁人不倦。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超过40万的校外培训机构有将近800万教师,拥有教师资格证的不足1/4。严格来讲,连合格教师都不多,真正的名师更是稀缺。对各路培训机构自封的那些“名师”,一定要多打量打量。与此同时,培训机构教师信息公开化、师资管理规范化、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估常态化等都要加快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挤出培训机构师资“水分”,才能守护培训机构师资“水平”。

(原标题《特评:“素人”秒变“名师”,培训机构忽悠人的胆子从哪来?》)

见习编辑 连博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曹亮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