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清轩或应是颐和园百十所住宅最具有逸格雅趣的一所。”这是沈从文先生在此消暑时写下的文字。4月23日,在第26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合作举办“行走在阅读的时空里——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发布暨北京公园阅读文化季启动活动”在颐和园霁清轩启动。
在孩子们《少年行》的歌声里,本次活动正式开启。主持人在霁清轩的不同景点朗诵沈从文《霁清轩杂记》中相关片段,实景与文字交相呼应,展示了颐和园阅读文化新空间——“颐和园书院·霁清轩”的独特魅力,引领观众感受文旅深度融合的阅读乐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林晨在清琴峡演绎古琴经典曲目《流水》,为清幽的自然景色增添了高山流水的人文之美。本次活动旨在让阅读走出传统书斋和图书馆,让读者既感受园林的书香韵味,又体味历史之美、思辨之美、阅读之美。
活动现场揭晓了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包括《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医学的温度》《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钱锺书的学术人生》《深海浅说》《六极物理》《公式之美》《其实你不懂进化论》《纽扣士兵》《小满》《太好玩了,京剧!》《汉字就是这么来的·走进汉字世界》《天工开物: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
此外还有5种译著,分别是《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谁在看中国画》《破天机:基因编辑的惊人力量》《人体简史:你的身体30亿岁了》《每个人都重要》。
本届文津图书奖评选工作于2020年12月10日正式启动,评选范围包括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以版权页记载时间为准),由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出版机构在国内正式出版、公开发行(包括限国内发行)的汉文版图书,不包括重印本和已获过文津图书奖的再版图书。截至2021年1月15日,本届评选活动由图书馆、出版社、读者、评委等方面推荐图书共计1,991种(其中社科类1,008种,科普类388种,少儿类595种),有效参评图书1,873种,数量再创新高。本届文津图书奖评选有206家出版社参与推荐;有97家图书馆参与推荐和初评工作,较去年增加了43%。经过初评、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获奖图书和推荐图书。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代表性北京市公园阅读空间和全国图书馆特色主题阅读空间。其中,北海公园快雪堂,展示王羲之“快雪时晴贴”在内的四十余方书法石刻;香山公园双清别墅为游人准备了丰富的革命历史书籍;紫竹院公园内的友贤山馆,依托国家图书馆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出一个阅读文化气息浓郁的综合性公共文化空间。
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各省级图书馆学(协)会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了53个由图书馆在馆区以外探索建设的特色阅读空间,包括将藏书阁和民宿主题结合的浙江省青田县图书馆“坐而忘忧”民宿书屋;将灯塔与船舶造型叠加的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灯塔图书馆;建于275米高空,可360度旋转观景的天津“天塔西岸书斋”;设在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嵩阳书院内,既是考古遗址又是皇家行宫的郑品书舍。另外,还有其他数十家风格各异、功能多样、适合不同阅读需求的特色阅读空间,让阅读赏心悦目。
(原题《行走在阅读的时空里 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揭晓》)
编辑 陈冬云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雪松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