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手电做手术!暴风雨中,他们守护深圳人的健康

读特记者 余海蓉
2018-09-16 20:51
摘要

早上8点40分,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急诊科就收治了一位因台风“山竹”受伤的患者,这名52岁的男患者是在去买菜途中被吹落的铁皮砸伤的

台风“山竹”来势汹汹,暴风雨里,在医院的救治室里,在风雨交加的急救的路上,在患病社区居民的家中,都有我们深圳医务人员温暖的身影。在恶劣的天气中,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守护市民健康。

小家进水顾不上,医生提前到岗为患者诊病

为了保证市民的健康,很多医务人员提前到岗。在市儿童医院,骨科夏安宁医生担心台风耽误上班,15日晚就带着三天的换洗衣物来到值班室,住在值班室;吴德超医生从15日中午11点开始做手术,直到晚上11点才结束,前后做了10台手术,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休息了几个小时后,16日早上6点就又出门赶回医院值班。急诊科的温智新医生,为了能让急诊的病人早点回家,本来8点接班的,他7点就到医院开始看诊。

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的周启棣主任,家里的窗户直接被大风吹走了,哗哗往里灌水。可是她顾不上自己的小家,坚守岗位指挥急诊工作。

搬开倒下的树趟着齐膝的水,急救人员迎风前行

狂风暴雨中,不少外出的市民受伤。早上8点40分,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急诊科就收治了一位因台风“山竹”受伤的患者,这名52岁的男患者是在去买菜途中被吹落的铁皮砸伤的;9点,福田区莲花北村一名59岁女子因被台风刮掉的树枝砸中头顶部后流血、疼痛,到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就诊;10点,又一名女伤者到福永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她在早餐店被台风吹落的瓷片砸伤头部……

被掉下的玻璃砸伤,被倒下的树砸伤……深圳各医院急诊科收治了多名台风中受伤的伤者。

特别是16日上午10点后,“120”急救出车明显增多,调度及出车非常繁忙,多数患者为台风造成的外伤病人。

狂风暴雨,路况复杂,120出车困难重重。南医大深圳医院120出车途中,遇到倒树,急救人员下去清理,完了继续出发。一名左手臂被玻璃伤至见骨的伤者大失血,龙岗区人民医院急诊院前科到达目的地,前面一片汪洋积水,急救人员二话不说,脱了衣服就往又冷又凉的积水里趟去,伤者获救。一名全身大面积烫伤的孩子急需救治,市儿童医院救护车在送孩子往市二医院的途中,在市二医院附近的桥洞下被淹,车子熄火,为了让孩子得到及时救治,医护人员毫不犹豫抱着孩子一路趟水几百米送到市二医院急诊科,让孩子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救治。

暴风雨来临前,市卫计委提前布署,安排全市救护车101台和应急工作人员932人待命;安排市人民医院、市二院分别成立一支医疗救援应急分队(约30人包括骨科、急诊、神外、普外)随时待命;北大深圳医院、港大深圳医院成立分队后备待命;各区已成立28支应急分队,共计441人待命,市区两级医院已预留病房,并开通绿色通道,做好随时抢救准备。市医管中心已派驻专家到大鹏驻守,做好医疗急救准备。

孕妇助产士接生孕妇,这一天好多“台风宝宝”来报到

16日上午9时39分, 在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一名6.4斤的男宝宝伴随着台风降生。这是市民梁女士的第二个孩子,9月14日因为疤痕子宫、胎儿臀位入院,准备做剖宫产。16日上午,剖宫产手术顺利进行,一个健康的男宝宝来到世界,巧的是,助产师也是一名孕妇,已经怀孕33周。剖宫产手术后,麻醉科医生于泓湉拍下了助产士抱着孩子亲吻妈妈的一幕。梁女士说,还没有给孩子取小名。医护人员笑着说,宝宝跟着山竹台风来,就叫小山竹吧。

16日,不少小生命迎着风王“山竹”降临人间,仅罗湖医院,就有8名“台风宝宝”诞生,顺产5例,剖宫产3例,其中一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大出血,出血量2000多毫升。经多学科协作治疗,母婴平安!

打着手电背着药箱,社康医生台风里上门为居民诊病

台风“山竹”也带来了停电等突发状况。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心外科ICU,一位心衰患者需要完善心脏MRI检查。刚开始检查,就因台风的影响导致影像科突然遭遇停电,患者情况危急,因在磁共振室内无法使用监护设备的情况下,心外科ICU及影像科医护人员一直在床边守护着病人,一边组织安全转移病人,一边组织设备电力抢修,终于患者安全回到ICU病房。

在南山医院,因台风导致急诊科突然停电,手术中的医师们用手机照明,为患者紧急缝合伤口。

在大鹏新区水头沙社康停电了,社康中心孙主任打着手电上门为高血压患者看病。风雨中,福田中医院社康家庭医生也背着药箱上门为急需的患者服务,做好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守卫者。

在深圳各个避险安置点,各社康中心派医务人员巡诊,疾控中心也派出队伍到安置点指导传染病防控工作。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