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炸!跟记者一起来看神秘海警蛙人水下训练 !

读特记者 刘启达 通讯员 敖玉洪 廖键 文/图
2018-09-13 18:39
摘要

9月上旬,记者探营这支神秘的海警蛙人部队。

黑夜中,一个个矫健的身影从容有序地从岸边消失在漆黑水域。这是广东海警官兵在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潜水训练基地实训夜潜场景。9月上旬,记者探营这支神秘的海警蛙人部队。

“毕竟是第一次在户外陌生水域下潜,我们得在教练的带领下在30米左右深的水中完成搜索、定位、方向导航等既定动作,虽然有教练带着我们二人小组下潜,但心里还是很紧张,可上来之后更多的还是激动与兴奋。”这是海警二支队机动中队队长刘鹏的第一次深潜感受。

为适应海警使命任务要求,对海警官兵各项技能要求也更加严格。为此,广东海警以实战化练兵为目标,从全省海警队伍中精心挑选体能素质高、心理素质过硬、游泳水性强的官兵,分两批次组织约120名官兵前往国家体育总局湛江潜水运动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潜水训练,锻造海警官兵适应日益复杂的海上维权执法能力,为遂行海警海上实战化任务练兵。

“最大的问题是体内外压强的变化,刚开始时,潜入30米,甚至感觉肺要跑出来了!”已经是继去年之后第二次参加潜水训练的广东海警三支队王路瑶参谋这样笑道。他去年就已经来这里参加了CMAS(世界潜水联合会)一星二星潜水训练,今年学的是更加专业化的CMAS三星和四星潜水训练。

据悉,参训以来,海警官兵从基础的潜水生理医学、浮潜装备、浮潜技巧等水肺技巧入手,逐渐拓展到开放水域、复杂水况以及舰艇水下应急情况处置训练,内容涵盖基础体能、深潜、夜潜、水下导航探摸、海上救生、潜水领队示范等。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两批潜水培训官兵不分白天黑夜,挑战着高强度训练带来的身体极度疲惫极限,圆满完成既定培训任务。

王路瑶参谋介绍,海平面上是一个大气压,每下潜10米,海水压力会增加一个大气压,在水下30米的地方就是4个大气压,常人在水下5米耳膜就开始疼,水下30米的地方耳膜承受很大的压力,因此下潜的时候要分段进行,每下潜5米做一次反压动作,减轻耳膜的压力。上浮时同样也要分段进行。


在外人看来,潜水就是到海底世界观光旅游!而对于海警官兵来说,每天顶着烈日,披星戴月“白加黑”模式的十多个小时水下磨练,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趣味”活动。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刘启达 通讯员 敖玉洪 廖键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