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晚,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全系统统一在全市范围内的夜间娱乐场所开展“九号查酒”专项行动。对全市300间人气酒吧、KTV进行了突击检查。当天该委出动执法人员500人,查出各类问题酒1200多瓶,还查出了部分酒吧销售来源不明食品和违规加工凉菜等多种问题。
当晚,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邝兵带领市食药监局和市稽查局执法人员突查了位于南山区海岸城的bbr(莉莉玛莲)酒吧,bbr是目前特别受年轻人喜欢的酒吧之一,人均消费约为2000元。当晚9点多,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bbr酒吧,服务人员正在进行准备工作,店内尚未正式营业。执法人员兵分两路,分别对酒吧的水吧、仓库、餐饮加工间进行开展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资格、经营范围、索证索票、洋酒中文标签等几个方面。
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了店内销售无任何中文标签的电子烟194盒。此外,执法人员还在仓库内发现了1019罐红牛牌功能性饮料,该饮料属保健食品范畴,酒吧销售属于超范围经营,根据相关规定,执法人员对电子烟和红牛饮料进行了暂扣处理。在当晚的检查中,执法人员还对发现的1箱涉嫌包装侵权的饮料进行了暂扣。
在进一步的检查中,执法人员还发现了5罐中文标签不合格的进口土豆粉。记者了解到,通过合法途径进口的食品,其包装上的中文标签不仅要标明原产地,也要标明国内代理商及代理商的电话和地址,在店内发现的进口土豆粉中文标签则没有代理商的相关信息。同时,在酒吧仓库内,执法人员还发现了192瓶标签为“bbr”的自供水,但该瓶装水的标签正面没有生产日期、厂家等必要信息,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不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法的规定。在对酒吧餐饮加工处进行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该酒吧在没有凉菜专间的情况下售卖凉菜。对此,执法人员进行了现场警告并责令整改。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抽检人员对该店经营涉嫌违法的饮料进行抽检,抽检结果将在近期公布。
在其他辖区局的行动中,福田区查获了4个批次的无中文标签洋酒,对相关酒吧存在超范围经营凉菜、没有水果专间、食品经营状况差的行为当场进行了警告,并查封了涉嫌违法场所。罗湖区检查酒吧19家,查出违法酒41瓶;宝安区则发现黑可可酒吧存在食品经营许可证过期情况,执法人员依法对该店进行查封。光明新区共检查2家KTV,1家酒吧。扣押宝明城酒店无中文标签红酒36瓶,皇朝派对涉嫌不合法洋酒56瓶。大鹏新区则分成三组,葵涌组查获涉嫌假酒7瓶,南澳组查获涉嫌假酒11瓶,大鹏组查获涉嫌假酒61瓶,共查获涉嫌假酒79瓶。
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