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召开企业合规建设工作推进会,对企业合规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
深法宣 通讯员 周璐
2021-04-19 17:23

开展企业合规实践探索是宝企走出去创造一流、成为一流的必经之路与内在要求,是宝安打造深圳西部法治高地的加速器,也是开展法治城市示范建设的生动实践。为进一步落实4月1日深圳市促进企业合规建设工作现场会会议精神,阶段性总结企业合规建设成果,对企业合规工作进行再谋划、再部署、再推动, 15日上午,宝安区企业合规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姚刚,副区长李懿、宝安检察院检察长吴澍农、同乐海关关长陈泽宏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区促进企业合规建设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各街道负责同志以及9家行业协会代表和30家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区委依法治区办负责同志深入解读了《宝安区推动企业合规建设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区工信局、区应急管理局及鑫荣懋集团分别汇报了行政合规、行业合规、企业自主合规建设等工作情况。李懿副区长对加强区合规委办公室实体化建设,加快打造高端智库和示范基地,持续完善激励机制,推动企业主动合规等重点工作做了详细部署。 

姚刚副书记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企业合规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并结合“一年见成效、两年创示范”的工作目标,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合规建设的重要意义。姚刚副书记指出,开展合规建设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有效举措,是促进宝安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打好“诚信建设+柔性执法+刑事相对不起诉”组合拳的必然结果。二是大力推进,压实压紧合规建设的主体责任。姚刚副书记强调,各成员单位要把合规建设作为本单位“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责任到人,严格按照姚任书记的指示,争取在一个月内完成2个合规工作指引、3个行政执法减免处罚清单、100个典型合规案例编制工作。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察督办,切实做好合规建设各项保障工作。

会上,姚刚副书记充分肯定了全区近期在企业合规建设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及取得的工作成效。据悉,近年来,宝安区把企业合规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以改革为引领,以企业合规建设为突破口,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落脚点,早谋划、早部署,区委姚任书记亲自设计改革路径,立德区长统筹推动政府合规,姚刚副书记牵头制定方案、创新工作举措,切实把保护“市场主体”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先行先试 ,实现多点突破

2019年5月,率先在全国推动信用标准化建设。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标准总体架构》,通过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并发布。推行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推出 “信易贷”“信易租”“信易批”等多元服务,其中“信易贷”项目以免抵押、纯信用方式累计授信企业381家,授信金额1.14亿元;“信易租”项目为599家守信主体提供免押办公设备租赁服务,合同金额7499.5万元。

2020年3月,率先开展企业犯罪相对不起诉适用机制改革试点。最高检将宝安列为全国6家企业合规改革第一期试点基层单位之一,出台《企业犯罪相对不起诉适用机制改革试行办法》等文件,首创独立监控人制度。2020年9月,最高检“企业刑事合规与司法环境优化”研讨会在宝安举办,12月最高检张军检察长充分肯定企业刑事合规“宝安模式”,要求加强推广。

2020年10月,率先出台“柔性执法8条”,旗帜鲜明保护企业发展。出台《宝安区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柔性执法的若干措施(试行)》,从开展企业合规工作、健全信用建设与修复机制、优化联合检查、建立行政执法协调机制、自由裁量权清单化、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财产权、重大案件司法协助通报等8个方面对企业开展柔性执法。

2020年12月,与深圳海关共建企业规范管理示范基地,加强企业合规培训。综合运用VR、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企业搭建“全景还原生产经营过程、全程模拟稽核查流程、全面考评配合针对性指导”实训体系。基地启动以来,已为50余家企业完成线上、线下培训。

二是精准发力,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多方调动企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目前已在知识产权、安全生产等紧密涉企的6个领域完成合规管理指引制定工作,正在智能穿戴、互联网等9个行业协会,推动实施“行业自治+行业合规”;已筛选5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主动合规建设试点工作。

健全行政合规激励机制。已有6个行政执法部门完成自由裁量权“三个清单”制定工作,16个行政执法单位完成合规典型案例编制工作。建立联动机制,优化联合执法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2020年10月以来,全区各执法部门采取纠错执法、分类处置违法行为等措施,不予处罚案件309宗;减轻、从轻处罚案件664宗,减免金额2381万元;受理分期、延期缴纳罚款申请80宗,涉及金额1043万元。

深化刑事合规试点改革。加强公检法强制措施适用、合规整改效果互认等方面衔接配合,创设合规激励告知、合规整改考察验收等制度。推行“不起诉从宽处理”+“行政从宽处罚”双重激励机制,将刑事合规向行政合规领域延伸。试点以来,涉企业财产保全案件9307件,100%采取“活封”方式。

建立信用分级监管激励制度。设立宝安区“3A”信用企业合规激励机制,实行“社会信用评价”与“行业信用评级”共享互认,优化企业信用修复“从快从简”流程。

三是持续深化,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健全配套制度。2020年12月,启动深化合规建设研究,制定《宝安区促进企业合规建设委员会工作办法》《宝安区企业合规程序实施细则》等六个配套制度,为企业合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组建合规委。2021年3月,成立全国第一个区级促进企业合规建设委员会。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姚刚任主任,常务副区长等领导任副主任,下设刑事合规小组、行政合规小组、行业合规小组和信用合规小组4个专项工作小组,形成了区委区政府牵头抓总、各部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组建合规智库。依托最高检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研究实践基地,争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着手引进全国合规专家,深挖本地合规人才,打造全国企业合规服务高地。

强化科技赋能。升级“信用宝安”系统,筹建区企业合规建设管理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自测功能,对合规案件实现闭环管理。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宝安区的企业合规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20年,全区经济一季比一季好,GDP全年增速达2%,各项经济指标实现V型反转,区域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百强区第八、工业第五、创新和营商环境第二。今年以来,宝安新增商事主体19689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开门红”。 2021年4月1日,深圳市委依法治市办在宝安区召开深圳市促进企业合规建设工作现场会,深圳市委常委田夫对宝安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编辑 郑双喜 审核 刘杰

(作者:深法宣 通讯员 周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