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研讨会今日(23日)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来自4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上百位重量级政要嘉宾和智库领袖,见证“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的启动,为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由此达到融通、创新、可持续发展。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萝扎·奥通巴耶娃,奥地利前总理阿尔弗雷德·古森鲍尔,汤加前副首相萨缪·瓦伊普卢,柬埔寨国王最高顾问、合作与和平研究院院长诺罗敦·西里武,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郭业洲,深圳市市长许勤,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商务部前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巡视员欧晓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等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深圳市政府、复旦大学主办,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之所以在深圳启动,得益于这座城市历史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经过35年的改革发展,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文化、人员联系越来越紧密。目前,深圳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大陆第四大航空港。201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425.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640.8亿美元,连续23年居中国内地城市首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75.2亿美元,吸引2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深投资,培育出4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3700多家,分布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深圳正全面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地区共同坚持“开放合作,共赢未来”,努力在新常态下实现更好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在深圳西部珠江口地区布局了15平方公里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并将其作为广东三个“自贸试验区”之一。这一片区拥有“自贸试验区、深港合作区、保税港区”三区叠加的特殊优势,实行“比经济特区更特”的先行先试政策。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前海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已经初步形成,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优质企业入驻。
目前,前海入驻企业累计达6.7万余家,平均每天新增约200家,其中金融、科技、现代物流是主导的产业类型,已经形成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态势。深圳正把前海作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综合性战略平台,着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开放创新,推进深港澳更紧密合作,积极构建与国际投资贸易基本规则有机衔接的制度框架,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地区实现更紧密合作提供支撑和服务。
编辑 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