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文化遗产唱响东莞
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18-09-05 09:19

9月4日晚,广东粤剧院在东莞市望牛墩镇文化广场为当地居民们演绎了经典粤剧《八和会馆》,这是东莞市文化馆策划的“2018东莞市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之精品演出进基层”项目之一,该活动启动以来,已精心选送了37场演出送至东莞各镇街,9月6日、7日晚,广东粤剧院还将分别在东莞市的茶山镇中心广场和大朗镇长塘花园内广场,连续两天为当地居民们演绎经典粤剧《八和会馆》。

广东粤剧院是粤剧界规模最大并代表着业界最高水平的表演艺术团之一,东莞市文化馆的全民艺术普及项目让东莞市民在家门口便能欣赏到如此高水准的演出,并欣赏到粤剧这门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传统艺术。

男主演头上一条清装鞭高达万余元

为了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发挥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东莞市文化馆本次特意邀请了1958年成立的被誉为粤剧的最高艺术殿堂广东粤剧院走进东莞各镇,通过文化精品演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接触到高品质的岭南文化作品。

广东粤剧院的团长陈志林先生告诉记者,当晚演出的粤剧《八和会馆》,描写了同治年间,清政府对本地班禁戏“亡行”之后,以新华为首的年轻粤剧子弟于艰难困苦的绝境中,坚强不屈、矢志不渝,更兼学习领悟当时广东改革创新的思想,终使得官府解除禁戏。粤剧由复兴走向繁荣,而新华等更团结起广大粤剧艺人,以创新精神建立起保障艺人权利,组织粤剧生产,和衷共济、共存共荣的“八和会馆”,使得粤剧发展进入到崭新的阶段。

该剧剧本历时一年完成,剧团花下大价钱置景置装,单是男主演头上的一条清装鞭就高达万余元。另外,本次剧目并非传统装扮的古典戏,而是结合了武术、爱情等多种元素的时代新剧,剧目大型的置景、演员精致的装扮、专业的唱腔都让人有耳目一新、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但让喜爱粤剧的票友们喜欢,还会让青年人们看了之后也会爱上粤剧。

文化惠民向文化雅民升级

为了让全民艺术普及从文化惠民向文化雅民升级,帮助市民更好地欣赏剧目,东莞市文化馆特别邀请剧团主演在演出前就剧目相关文化艺术知识进行普及与分享。

粤剧《八和会馆》的男主角新华扮演者黄春强先生与饰演女主角翠屏的黄嘉裕女士,在现场与观众亲切互动。两位主演老师分别从粤剧的唱腔、音乐、曲牌、演绎、头饰、服装、舞台布景等多个方面为观众们耐心讲解了粤剧的特色。

黄春强先生在分享会上说:《八和会馆》是出自名家之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文背景,没想到这出精良之作能在东莞连演三场,能够有幸受到东莞市文化馆的邀请,在粤剧文化底蕴深厚,票友基础扎实的东莞演出非常开心,并且能够用自己的专业参与全民艺术普及行动更是从业者的幸福。

现场交流气氛融洽活跃,观众们表示很喜欢这样的环节,让他们受益匪浅。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