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真想再多看看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大都市”、“中国高铁真是一项非常棒的创新”……8月29日至9月2日期间,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共同邀请注册记者,围绕北京城市风貌、北京科技创新、北京文化创新、北京高端制造、北京携手非洲、中国高铁建设、北京美丽乡村等主题,在北京进行了十余场次的城市采访系列活动,展现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全景图,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减量发展的北京新成就,“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功能定位的北京新发展,中外记者纷纷点赞。
中外记者们先后来到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了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新总规”)和“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功能定位等城市总体性规划定位,登临永定门和景山万春亭俯瞰北京传统中轴线,对照感受北京的未来远景和历史脉络;实地采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北京四达时代集团、北汽集团旗下越野车生产线等,感受北京科技文化创新创意最新进展、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最新成就;参观气势恢宏的北京城建集团新机场在建工地、传统深厚的北京同仁堂博物馆等,了解北京市各领域积极参与支持非洲当地发展;参观中国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北京动车段等,采访中国高铁建设和相关技术研发成果;走进怀柔慕田峪长城和长城国际文化村、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小汤山科技展示园区等,了解北京长城文化带、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科技发展。
其中,在采访中国铁路调度指挥中心过程中,中外记者们纷纷惊叹中国高铁的发展,来自冈比亚广播电视的记者Jarju Sally说:“中国高铁是一项非常棒的创新,让许多人避免了使用普通交通工具,节省了人们旅行的时间,快速、实惠又非常方便。” 非洲记者对国际铁路合作很关注,随着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一批国际铁路合作项目顺利推进,希望中国也能与非洲合作,分享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经验,与非洲人民一起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令人羡慕。”参观完北京市首个 “全国生态文化村” 北沟村和北京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缩影之一小汤山特菜大观园,南非《星报》OMPHITLHETSE VIVIAN MOOKI(姆琪)说,“这次活动让我发现,中国的美不只是存在于现代化的城市里,还存在于像我今天看到的这样的美丽乡村。”
“长城是我在中国参观的所有建筑当中印象最为深刻的,非常震撼。”来自南苏丹国家广播电台的记者EDIR DAUNETO STEPHEN OMUNU(斯蒂芬)在参观完长城后,则兴奋的说,“长城这样伟大的工程凝结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毅力,也反映了中国从古代就具备高超的建设能力,相信这个能力可以运用到现在中国在非洲的建设项目上。中非合作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作为交流平台,中非合作论坛有利于我们总结过去的经验,更好的进行未来的合作。”
同时,走进梨园剧场后台参观采访北京京剧院演员美轮美奂的上妆扮脸,步入老舍茶馆体验独具风味的老北京大碗茶和京腔京韵,来到东城观看中国杂技团精彩绝伦的中华杂技等,也让中外记者惊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悉,累计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8家次媒体近千人次记者参加活动,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刊发大量正面客观报道。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