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企业发展唯有不断创新
读特记者 周雨萌/文 王雨渤/图
2018-08-30 14:26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比亚迪感触很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正值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8周年之际,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接受读特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深圳和改革开放的感恩之情。

正如王传福所言,深圳经济特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范例,其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氛围,孕育出一批像比亚迪一样优秀的民营企业,它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比亚迪从当初20人的初创团队,发展为今天拥有全球员工22万人,市值过千亿的国际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从做电池起家到如今横跨IT、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四大产业;从早期垂直整合的封闭经营模式,到如今建立全面开放的生态平台,比亚迪的每一次转变就像一只破茧的蝴蝶, “裂变”和“创新”始终贯穿着比亚迪的成长。

谈创业

第一次破茧:不安于捧着“铁饭碗”

创业是王传福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转变。

“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巨大的机会,让我们撸起袖子干出事来。”1995年,王传福从北京国家有色金属研究院离职,来到深圳,在没有资金和背景的情况下,毅然放弃了安稳的“铁饭碗”。对此,王传福说,“当年虽在体制内,但作为年轻人,我不安于现状,正好深圳有公平竞争的环境,我就来了,没想到最后还干成了。”

与如今遍布风投、贷款便捷的创业环境不同,当时的深圳尘土飞扬,百废待兴,但深圳也充满活力,供不应求的行业如雨后春笋,敢闯敢拼的年轻人从天南海北汇聚于此,29岁的王传福也不例外。

“那时候创业很艰苦,手上订单很多,几乎每年翻一倍,需要很多资金运作来扩大投资。我不懂融资,甚至不明白什么是动产和不动产,深圳市政府当时专门出台一些政策,成立公司来帮助像我们这样的民营初创企业做担保。”就这样,凭借一腔热情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王传福工程技术出身的天然嗅觉,在瞅准了当年深圳电池行业的巨大潜力后,一点点将比亚迪做大坐稳。“我们不聪明,面对好的机会,我们只是比别人坚韧了一点、刻苦了一点”王传福谦虚地说。

那个年代机会固然众多,但艰难险阻面前成功者有之,失败者亦有之,比亚迪属于前者。97年,比亚迪成立仅两年便遭遇金融风暴,除了国内市场环境的压力,因为专利比亚迪又不得不在日本东京和三洋、索尼打官司,最终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比亚迪并无侵权,索尼的专利在日本无效,有惊无险地渡过,此事也成为当年中国十大知识产权事件之一。

坚持和不放弃恐怕是众多优秀企业家的共性,王传福说,“困难算什么?太多了,只要有公平的市场环境,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谈开放

第二次破茧:从封闭保守到全面开放

比亚迪一直有着自己一套成熟的垂直整合模式,不论从电池、电阻、电机等汽车零部件,都是自给自足,不需要向第三方采购。一来可以降低供应链等各方成本,二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控制中间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然而如今的比亚迪正在彻底打破原有的经营模式义无反顾地走向开放。先是开放动力电池供应,电池不再自产自销,而是与第三方车企合作;到主动研发开放的Dlink安卓系统,再到如今全面建立开放平台。这不是简单的业务调整,而是关乎企业未来走向的重大战略转变。如果从封闭到开放是外部风云变幻的环境压力驱使,那么从被动到主动,则是王传福自身的思想裂变。

“因为我们不能只和过去比,还要和同行竞争。和过去比只要好一点点就行,但是市场如战场,产品最终是要放在市场中去检验的。”

王传福告诉记者,2016年,比亚迪开始首次尝试从内部推行市场化改革;2017年正式将“竞争”列入企业文化,至此比亚迪的开放之路逐渐清晰。

王传福首先把企业内部各个业务单元进行非常清晰的市场化,比如一个零件,好的零件可以买,也可以卖,各个零部件事业部、零部件工厂的压力变大了,压力一大,创新就变多了,产品的性价比反而提高了。尝到甜头之后的王传福开始在2017年大幅推行企业内部的市场化改革,小到电机、电控,大到电池、空调,王传福让企业里的每一个分子都承受压力,从而激发出应有的活力,这次改革无疑为比亚迪走向全面开放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圳就是因为这种竞争才有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为了生存而创新、为了发展去创新,如果没有压力,同行都处于竞争的时候,你可能第二天就死了。” 王传福认为,只有开放和不断创新才能繁荣,汽车也一样。9月5日,比亚迪将首次举办全球开发者大会,作为首个开放所有系统的汽车企业,这次转变对整个汽车行业以及对推动汽车智能化走向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谈责任

第三次转变:要建轨道上的城市

创新的基因不仅能在自身领域更迭出新,也能惠及其他,王传福带领比亚迪先后通过电动车治污,用轨道交通治堵。

八年前,比亚迪开始涉足新能源领域,推出第一款电动大巴,在当时电动车还是一个新物种,一上市便引来不小的非议,类似“电池会爆炸”等传闻不绝于耳。对此,王传福说,“比亚迪不怕非议,认定这是未来方向,坚持做了下去”,很快,深圳市政府也高度支持,相继颁布了各项电动车标准,形成深圳市战略,如今,深圳市已率先实现公交全面电动化,今年底实现出租车全面电动化。

王传福对此做了形象的比喻,他说,新能源车就像一个小孩子,但是小孩的未来,需要有形的手帮助它茁壮成长,深圳提倡创新,有创新的环境,正是政府这只手让新能源车这个孩子茁壮成长。

六七年前,比亚迪又同时开始投入巨资开发中小运量的轨道交通,对于未知的市场前景和严峻的行业环境,民营企业做轨道交通多少有些自不量力,然而比亚迪不仅没有放弃,并且成功研制出了云轨。

为什么想要建云轨?“比亚迪初心是想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创新的方法构建解决方案。王传福说,“城市的车辆每年增长15%,道路每年增速只有2%。到底是打造一个车轮上的城市,还是轨道上的城市?”

王传福认为,城市拥堵已经是世界难题,中国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他说,城市的交通就像人身上的血液循环系统,高铁是大动脉、地铁是主动脉,城市的拥堵不是堵在主动脉,而是堵在微循环。深圳人不可能都住在地铁边上,当门到门、楼到楼,用中小运量的轨道交通把商场、公园、小区、学校都能串到一起,中小运量轨道交通和地铁共同构成城市全面有序的轨道交通网,整个城市的循环才能真正畅通。

“比亚迪认为一定要打造轨道交通,地铁不能包治百病,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率,还同时可以促进健康”。王传福表示。目前,比亚迪云轨业务被各方看好,在国内外多个城市获得订单。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记者 周雨萌/文 王雨渤/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