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新海南:用好博鳌“金字招牌” 向世界发出最美邀请函
读特特派记者 吕延涛 肖意 焦子宇 吴德群 方慕冰 戴晓蓉 蔡青/文 周红声/图
2018-08-29 09:58

博鳌亚洲论坛带动了琼海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图为博鳌玉带滩外侧南海烟波浩淼一望无际,内侧是三江入海,大自然美景吸引来众多游客。

“海南在与博鳌亚洲论坛互动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海南模式’。”8月17日中午,刚从会场出来的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省港澳事务办)主任王胜顾不上午餐,愉快地接受了读特特派记者的专访。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筹建参与者、服务保障者和发展推动者,20年间,王胜倾心倾力、倾情投入论坛工作,有力推动了论坛与海南的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

发出最美邀请函,营造对外交往新格局

开放是海南的天赋基因,世界是海南发展的舞台。

作为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18年来,博鳌亚洲论坛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展示中国经济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是海南对外开放、加速发展的“助推器”。

论坛年会是我国一年一度的重要主场外交活动,已经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开放的新海南要致力于用足用活用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这一‘金字招牌’。”王胜说,海南目前已形成以博鳌亚洲论坛平台为主、其他交流平台为辅的格局,既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又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体系。

“通过博鳌亚洲论坛这一重大国际交往平台,从这里出发,我们向世界发出最美邀请函。”王胜说,我们要不断丰富对外交往内涵,提升海南的国际知名度,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格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王胜向读特记者赠送《美好新海南》画册。

举办三大分论坛,切实发挥好“海南担当”

博鳌亚洲论坛的平台和品牌优势,是助力海南开启对外交往新格局的强大引擎。海南不仅是论坛服务的供应方,更是论坛成果的需求方和直接受益方。

借助博鳌论坛的平台和品牌优势,近年来,海南积极参与区域交流合作,与外交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联合举办了“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体论坛”和南海议题分论坛等年会正式活动,在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尤其是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中切实发挥好“海南担当”。

着眼海南、靠近东盟。长期以来,海南与东盟国家交往频繁、合作密切。“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机制建立并举办4年来,成效明显,有力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社会交往,这一机制也填补了中国-东盟地方政府间交流合作的空白。

“成立这个机制还有个小故事。当时我去参加中日韩一个对话活动时,颇受启发,遂萌生在海南和东盟间建立地方层级对话机制的想法。”王胜说,为提升“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影响力,未来的参会范围将逐步扩展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众多国家和地区。

着眼全球岛屿经济体发展。海南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优越。2016年,首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体分论坛”在这里举办,并连续两年发布《全球岛屿经济体发展报告》,填补了国内外关于岛屿经济体综合研究的空白。

“着眼国际视野,我们致力寻求并与该领域全球最好的智库和专家团队合作。”王胜说,聚焦热点问题,如今的岛屿经济体分论坛正致力于深化和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经贸、农业、旅游和人文智库交流。

着眼合作、发展共赢。海南地处南海,受权管辖南海,是中国面向东盟的海上前沿,与其他环南海国家隔海相望。南海议题分论坛2014年设立以来,已成为凝聚各方共识和智慧,共谋南海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有分歧可以谈。”王胜说,“‘南海议题分论坛’主要是着眼于各方在渔业资源、油气开发、海洋生态保护、海上防灾减灾搜救等方面的合作,把南海发展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海丝之路”重要战略支点

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在“一带一路”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胜说:“面向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推动博鳌亚洲论坛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使之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应衔接、互为呼应,服务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目标顺利实现。”

根据中央要求,海南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交流平台,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更加务实高效的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充分利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实施《海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外交流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教育、农业、旅游等交流平台,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经验|海南利用好论坛平台的5个做法

健全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海南省委、省政府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年会服务保障工作长效机制。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也发挥了承上启下、协调各方的中枢作用。

围绕中心,服务国家战略。海南自觉并坚持将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重要考量,精心筹备、成功打造了3个分论坛。

立足实际,发挥地方优势。依托论坛平台,立足省情,发挥海南地理、人文、产业方面独特优势,海南目前形成了3个分论坛和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四个重要品牌活动。

放眼全球,坚持国际视野。海南在利用论坛谋划活动时,坚持将自身置于亚洲乃至全球发展的大背景下,精选路径、角度和切入点。

锻炼人才,打造过硬队伍。造就了一支外交外事活动服务保障队伍,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成为海南扩大对外开放、持续做好论坛服务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支撑。




专访|王书茂、丁之乐:

守护祖宗海,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琼海市潭门镇考察,登上“琼琼海09045”渔船。

8月20日中午,琼海市潭门镇,天气晴好,白云飘飘。中午时分,热闹的潭门码头响起了一阵清脆的鞭炮声。

“这是我们当地渔民驾船出海时的传统。”潭门镇宣传干事莫泽盈告诉本报特派海南采访组一行。

循声望去,一艘大渔船从码头驶出,扬帆往前,驶向潭门人心中的祖宗海。

潭门镇地处琼海市东部沿海,海岸线总长18公里,是通往南沙群岛最近的港口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老船长王书茂(左)和潭门镇渔民协会会长丁之乐接受记者采访。

“我是来自南海的代表”

61岁的王书茂身材魁梧、体格健硕。数十年来的出海岁月,日晒雨淋和强劲海风,在他的身体上刻下深深的印迹:从脸庞、脖子到手臂,都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典型的渔民风貌。

33年前,第一次出海的王书茂站在船头,面对无边的海洋、汹涌的波涛、未知的归期,心里满是忐忑。到如今,王书茂已经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他先后组织渔民抗击台风120多次,救援渔民600多人,还参加了南海维权,是全国劳动模范。

如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纪检委员,回想起当年出海的情景,谈起惊心动魄的海上经历,王书茂的话语不疾不徐,平静的脸上看不出内心的涟漪。

海上天气变幻莫测,时而晴空万里,时而狂风骤雨。那时,因为通讯设施的落后,一次出海,王书茂碰到了台风,海上风力达到12级,船上的木头被风吹倒砸在他身上,几根骨头被打折了。首次接受来自深圳特区报的记者采访,这位“船老大”中气十足:“我是来自南海的代表,为维护‘祖宗海’‘责任田’贡献力量,我们义不容辞。”

“千百年来,一代代勤劳、勇敢的潭门渔民从未停止对南海的耕耘,南海这片蓝色的大海养育了一代代潭门人。”望着远去的渔船,“老船长”王书茂动情地说,千百年来,在南海捕鱼的过程中,无情的天灾让很多潭门渔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永远地埋葬在三沙的岛礁上,他们用生命书写了中国人在南海耕海牧渔的足迹。可以说,南海就是我们的祖宗海。

齐心协力深耕南海

自古行船半条命。据王书茂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渔民出海打鱼的渔船大部分是小吨位,船舱小、生活生产环境差,更要命的是缺乏现代化的通讯导航系统,判断天气主要靠经验。航行过程中,渔民们往往要冒着被吹到海里的危险,爬到渔船的桅杆上观望。

“我自己就曾因为台风原因,险些葬身南海鱼腹。”潭门渔民协会会长丁之乐告诉记者,“原先的气象预报水平不高,预报不准。遇到风暴,岸上的人也是鞭长莫及。”

在潭门镇,每年5月1日至8月15日是休渔期,镇上的渔民一年平均出海三次。如何保障渔民的安全和利益,一直是丁之乐首要考虑的问题。

1995年,潭门镇渔民协会成立,镇区域范围内的渔民都可自愿参加。目前,协会共有会员4000余人。丁之乐是第二任会长。一见面,他开朗的性格感染了记者,“我女儿也曾在深圳特区报工作过,你们是她的老领导、老同事啊。”

渔民协会主要是保护渔民权益,提高渔民作业技能,提供渔业系列服务,同时,着力发展渔业经济,增加渔民收入。为渔民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送信息,帮渔民找资金、造大船、化险情、固后方、保平安。

丁之乐说:“我当时出海的时候船小,只有40吨,你看现在,我们的船都是100多吨的,500吨左右的大船我们镇上现在有了25艘。”不仅如此,渔船上还安装了通信导航系统,不仅能收听广播,还能收看电视。

“有了GPS定位,加上《更路簿》上的经验,我们想什么时候到家就什么时候到家。”王书茂高兴地说,今后,潭门镇渔民协会将继续为渔民办好事,成为渔民致富的“好帮手”,实现潭门渔民深耕南海的梦想。

读特特派记者到琼海市潭门镇采访。

转产转型谋发展

潭门码头商业街,热闹非凡,各式海鲜酒楼顾客盈门,海洋工艺品售卖的摊位游人如织。

休闲渔业项目开启一年多来,潭门人的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

随着南海渔业资源的减少和对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视,部分渔民面临着转产转业的新选择。“渔民转产转业,无论算国家的账还是渔民自己的账,都到了必须走这一步的时候了。”王书茂说。

建设潭门休闲渔业、完善配套设施,开办农家乐,展示潭门文化、申请资金支持、完善海上信息通讯服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书茂提出的如何充分利用渔村资源的建议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作为渔民转型转产的试点项目,潭门镇正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王书茂希望通过宣传,让广大渔民主动参加到转型转产中来。同时,通过建设其他渔业旅游设施,把潭门等传统渔港的渔业文化打造成旅游项目,打好渔业渔民渔村文化牌,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既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可弘扬海南渔业文化。

高楼多、汽车多、大船多、收入多、笑容多、游客多。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渔业风情小镇,王书茂高兴地用了“六个多”来概括现在的幸福生活,“未来,我们将牢记嘱托,造大船、闯深海、捕大鱼,在创造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同时,全力守护好祖宗海,建设好祖国的‘南大门’。”

专访|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洪文兴:

每次论坛服务都是大考

当地渔民驾驶小船在河流入海口进行传统捕捞作业。

参加论坛的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向服务人员鞠躬致谢,亲笔写下感谢信,主动要求与服务团队合影……走进博鳌亚洲论坛举办地的系列酒店,这样的信任故事比比皆是。

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洪文兴。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核心服务商,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博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辛苦的付出,连续18年圆满出色地完成了年会的服务保障工作。

“为与会嘉宾提供周到细致、优质高效甚至个性化的专业服务,确保论坛安全、顺利、圆满进行,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所在。”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举办地之一的东屿岛酒店大堂吧,接受本报特派海南记者专访时,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洪文兴的语气中充满着自豪。

“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化、标准化、规范化至关重要。”洪文兴表示,为全力服务好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我们从硬软件建设完善、队伍保障、服务质量、纪律要求等各方面入手,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加力培训、加紧预演、加强预案,中远海运更是举集团之力支持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的服务保障工作精准推进、高效开展,确保万无一失。 “对我们服务保障工作而言,每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都是一场大考,绝不能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洪文兴告诉记者,“今年的论坛是一地办会。可想而知,我们的服务保障压力巨大。”

洪文兴表示,为确保本届论坛顺利进行,公司从组织架构上明晰分工和职责,按照最严要求和最强措施,在酒店改造、安保工作、环境提升、交通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硬件设施一流。软件方面,在全国招募各类服务保障人员1400余名,组成总人数达3300余人的服务保障团队;先后开展各类培训700余场次,进行了上百场演练;先后预备了一百多套个性化菜单,完成了660场餐饮服务工作,成为本届论坛服务工作的一大亮点。


“我们的厨师服务团队也是各显神通。”洪文兴回忆,“今年年会,我们推出了具有海南特色的甜品,同时将胶东花饽饽等北方面食和菜品带到了年会。听到宾客对菜品表示满意,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大肯定。”

“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酒店80%的员工都是本地人。”洪文兴说,“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按照论坛秘书处的要求,精心做好论坛的服务保障工作。同时,积极开拓商机,为奏响第一乐章、塑造美丽中国新形象贡献力量。”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特派记者 吕延涛 肖意 焦子宇 吴德群 方慕冰 戴晓蓉 蔡青/文 周红声/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