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来风!到深圳博物馆领略玛雅文明的神奇

读特记者 刘莎莎/文 胡蕾/图
2018-08-24 19:06
摘要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25日。

8月24日,由深圳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引进的“自然的力量: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展览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1月25日。

期间,市民可免费到场观展。

此次展览是深圳博物馆第二次和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合作引进的重量级展览,是深圳博物馆首次举办的反映玛雅文明的特展。展览分“玛雅的宇宙”、“天空、大地、水中和地下的超自然实体”、“玛雅艺术和宗教中的动物”、“国王和王后的神圣仪式”等四部分,精选200余件(套)中美洲艺术文物,包括各类绘制精美的彩陶、造型生动的雕塑、精雕细琢的装饰品等,展示了古代玛雅人对宇宙的理解以及如何建立与充满能量和超自然力量的自然世界的关系。

太阳神形香炉,公元300-600年,出自危地马拉北部或墨西哥东南部。鲨鱼太阳神,他通过蜈蚣咽喉从地狱水域跃出,长着螺旋瞳孔,只有一颗三角形鲨鱼齿,嘴里常吐着鱼须。

1955年,墨西哥中南部的奥尔梅克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圭,也刻有类似甲骨文的符号,且都有自然崇拜现象,把巨大力量的自然现象或自然力崇拜为神,如风神、蛇神等等。古代玛雅人的自然崇拜现象反映出他们的精神世界。

玉米女神像,公元600-900年,出自危地马拉北部或墨西哥东南部。本件为玉米女神像,全身赤裸,双臂高举。玉米女神通常为局部或全部赤裸,年纪很轻但腹部皱巴巴,表明她们已生过孩子,具有传播生命的能力。

玛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发源于热带雨林的文明,和中华文明都是世界古代文化的优秀代表。玛雅文明是突然消逝的文明,中华文明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两者结局不同,但却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神猴纹陶盘 玛雅文明,公元600-900年,本件内底绘有一只跳舞的猴子,头戴羽毛,身上穿着用于灌肠仪式的围兜。

“深圳和洛杉矶都是新城市并且沿海,有非常多的共同点。这次展览有助于促进中美两国文化的交流和博物馆际间合作,增加中国人民和中美洲地区人民的友谊。” 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馆长 Zoe Kahr 佐伊·卡哈尔介绍,这次展览中有一个碎石和陶器非常值得关注,有一部分特别讲述了玉米和可可这两种经济作物在玛雅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玛雅文明釉陶“鸟装男子雕像”,公元600-900年,出自危地马拉北部或墨西哥东南部。对于玛雅人来说,舞蹈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表达宗教信仰的途径。他们认为通过舞蹈可以与祖先及神灵沟通,自己也可以转变为神灵。国王、贵族、祭司都是舞者。

双子英雄和死神纹陶罐,玛雅文明,公元600——900年,本件描绘了各种奇异生物中有一些身穿藤条的年轻男子,周围满是头骨和头颅;面对他们的是身为骨架的A神,其中一个提着鲜血淋漓的头颅,附近的男子手握着用眼球和骨头装饰的遮阳伞。这可能是著名的玛雅神话《波波尔·乌》中的场景。双子英雄胡纳赫普和希巴兰克在冥界的球场中与死神竞赛。在比赛的前一晚,胡纳赫普的头被割下,被死神当作球来踢。各种动物帮助了双子英雄,使希

编辑 党毅浩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