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远比电影还要热血!《摔跤吧!爸爸》亚运续写传奇

参考消息
2018-08-23 21:58
摘要

《摔跤吧!爸爸》上演“续集”了? 没错,不过,这一次是在亚运赛场上。

《摔跤吧!爸爸》上演“续集”了?

没错,不过,这一次是在亚运赛场上。

曾让许多中国观众感动落泪的这部印度电影终于在现实中重演,这一幕,也让很多网友“看燃了”!

8月20日于雅加达进行的女子自由式摔跤50公斤决赛中,24岁的印度选手维内什击败日本对手夺得金牌。这是印度在本次亚运会上获得的第二块金牌。因为此前从未有印度女选手在亚运会摔跤项目中站上最高领奖台,这被称为“里程碑式的”一场胜利。

而这位披着印度国旗的姑娘正是《摔跤吧!爸爸》的人物原型——马哈维亚(在电影中由阿米尔·汗扮演)的侄女,她从小跟着叔父和两位堂姐练习摔跤。

↑《摔跤吧!爸爸》电影海报。

其实,现实远比电影还要热血。维内什谈起《摔跤吧!爸爸》时说,叔父马哈维亚对她们的训练比电影里起码要严苛十倍。

马哈维亚培养出来的四个女儿个个出类拔萃,大女儿吉塔在2010年获得英联邦运动会女子摔跤55公斤级比赛冠军,是印度运动史上第一位获得摔跤冠军的女运动员。二女儿巴比塔在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上获得金牌。三女儿续写了两位姐姐的传奇,在2016年英联邦运动会上夺金,四女儿也是印度女子摔跤的新星。

↑马哈维亚和四个女儿

而这个家族的“刷金传奇”也延续到了马哈维亚的侄女维内什身上,她从19岁开始就在各种大型赛事上频频刷脸,收获奖牌。但维内什的运动生涯也经历过“颠簸”。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她曾被视为印度最有希望夺牌的人选。但在四分之一决赛回合中,维内什因膝盖受伤不得不退出比赛。

↑维纳什参加英联邦运动会夺金。

这次,年仅24岁的维内什终于在亚运会的赛场上笑到最后,为印度女子摔跤拿下创纪录的一块金牌。

↑维内什在亚运会摔跤决赛战胜日本选手。

正如电影所描述的,受重男轻女的保守观念的影响,印度一些地方的女孩子抛头露面去练摔跤会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行为。

但维内什说:“生女孩不是坏事,我们一家人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真的希望我们的胜利,能够改变更多人的看法。”

↑维内什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叔父和堂姐妹。

和堂姐妹一起,维内什用成绩战胜了性别歧视,而她还有更大的目标:在两年后的东京,为印度摔跤夺取奥运首金。

她在赛后发推感叹道:“看到所有艰苦的练习、汗水和花在摔跤垫上的那些时间终于换来了好结果,简直是一种非凡的感觉。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种为自己国家夺得金牌的感觉,印度人民的祝福和祈愿都给予我力量。”

得知维内什夺冠的喜讯后,“《摔跤吧!爸爸》家族”立马发来“贺电”。扮演她叔叔的阿米尔·汗在推特上表达祝福:“我们都为你骄傲!阿米尔和《摔跤吧!爸爸》家族都爱你哦。”影片中饰演侄子的印度演员也发推祝贺。

社交媒体上,大批印度网友难掩激动之情:“脑子里不停回放《摔跤吧!爸爸》的洗脑神曲。”

“《摔跤吧!爸爸》该出续集了!”

“《摔跤吧!爸爸》家族又出摔跤女王--维内什为印度带来荣耀和金牌。”

有网友提醒道:虽然看起来这个家族夺金好像理所当然,但是别忘了她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克服了多少困难。

↑电影中爸爸跟女儿在简陋的沙地摔跤场“较量”。

其实,印度女运动员面对的压力不仅仅来自性别,还有身为“运动员”面临的重重阻力。

印媒称,印度社会普遍对体育缺乏重视,在体育投资上过于“吝啬”,这是制约该国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态度直接影响了印度在国际赛事上的表现:在奥运会赛场上印度曾经有28年没有任何奖牌入账。

↑资料图: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印度代表队入场。

《摔跤吧!爸爸》里有一个情节:父亲带着女儿去当地体育管理部门申请经费,希望能买一块专业的摔跤垫,但官员干脆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事实上,不少印度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甚至还要自己负担差旅费。

在印度《经济时报》看来,政府在体育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更令人“难堪”。对比中美等国拥有为运动员专设、配备完善的训练及康复中心,很多印度运动员还得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去“借”场地、“借”专业教练。

同时,印度缺乏从体校到国家级体育训练中心的成熟运动员培养体系,更别提西方的职业化体育模式。

在印度不少有识之士看来,无论是顶级运动员的培养,还是鼓励女性投身体育,印度体育的崛起还需要从国家层面加以重视,仅靠一部《摔跤吧!爸爸》这样的励志故事还不足以改变一切。

编辑 党毅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