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 | 东源县群星村:红色村建成就学党史网红打卡点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李红淼 罗诚 桑晓 朱洪达 文/图
2021-04-11 11:40

连日来,河源市东源县河源市党史研究室、河源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河源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东源县军人事务服务局、东源县党史研究室等人员,先后来到位于河源市东源县吴仰标烈士事迹陈列馆学习、参观。据介绍,自今年元旦前该陈列馆建好后,这里就成为河源各地党员举行党史学习教育、过特殊党日活动的网红打卡点。

群星村地处河源市东源县北部贫困山区,位于乡镇中部,距离漳溪畲族乡府2公里。

2016年,全村有贫困户45户147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不到0.6万元,被列为省定贫困村,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下称深圳市文联)对口帮扶。近5年来,帮扶单位充分发挥群星村革命老区村的特点,将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夯实产业帮扶,着力推进文化帮扶,将群星村打造成远近知名的红色旅游乡村,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好根基、铺好道路。

红色文化与畲族文化交相辉映

群星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均为民政部确定的“红色村”。据该村老人回忆,村中百年客家围屋泰兴围曾作为原河源县人民政府短期工作地点;吴仰标烈士更是东源县近代革命史的优秀代表,其早年投身党的革命工作,曾任粤赣湘边东二支第四团东江游击纵队长江队指导员等职务,1950年拟任连平县县长,在奔赴该县上坪乡(现上坪镇)剿匪途中不幸牺牲。群星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梁超告诉记者,为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提升省定贫困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带动全村党员干事创业,工作队与村“两委”人员多次开会研究,规划“红色村”建设,内容之一是建设吴仰标烈士事迹陈列馆。该馆及周边设施占地1600平方米。2020年1月,河源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会长吴观齐动员族人捐资十几万元修葺外墙、瓦面;6月,帮扶单位出资10万元完成陈列馆1期建设。2021年1月初,吴仰标烈士事迹陈列馆完成物品陈列、增加解说词、增设导引牌等工作,对外开放。1月22日,河源市党史研究室在此举行支部党日活动,随即,来此过特殊党日、学党史及接受光荣革命传统教育的党员、人员络绎不绝。按照新颁布的《河源市革命旧址保护条例》规定,驻村工作队不断努力,分别走访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史研究室、文体局、军人事务服务部、建设局等部门寻求支持,为此,东源县委又拨付专款50万元“补短板”,用于红色革命旧址建设。现在,该馆正在进行2期建设。

群星村在畲族乡,又是省定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把吴仰标烈士事迹陈列馆的项目建设与扶贫攻坚、畲族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邀请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背景板提供企业——深圳市甲骨文文化有限公司帮助打造漳溪畲族乡文化馆及出版漳溪乡志、深度挖掘位于上蓝村的黄龙岩旅游景区的“扶贫+文化”因素等;规定投入劳动的贫困户家庭年度分红比不投劳贫困户家庭分红多2个百分点,以激励贫困户到该景区工作;配合乡党委全域旅游安排,“搭便车”发展客家偏远山村旅游,与当地吴姓族人代表多次探讨将原坳围小学改造成民宿;将2012年河源市不可移动文物——百年客家围屋泰兴围、吴仰标烈士事迹陈列馆、红色交通站朝阳楼等红色革命文化遗址连片开发,让游客在吸收红色革命文化营养的同时,体验畲族文化魅力。

文化扶贫引领乡村振兴

除挖掘村里的红色历史文化外,驻村工作队还十分注重文化扶贫。梁超自己也养成了“三随”的驻村工作习惯:随身不携带茶杯、入户随大家学讲客家话、随时欢迎到访的贫困户。2019年12月27日晚,在广东省扶贫办指导举办的“南粤慈善之夜”晚会上,群星村被评为广东省“2019年度最美乡村”,文化扶贫起了很大作用。

“农家书屋”就是驻村工作队推进村里文化基础建设,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实例。据介绍,该书屋在村小学旧址建设,是工作队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将深圳市文联的工作优势与社会爱心力量相结合办起来的。2019年6月,书屋刚建好,梁超就联系深圳市读书月组委会为该村送来5000册新图书。为改善漳溪畲族乡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他还动员深圳的社会组织为东源县民族中学捐赠价值10万元的音响设备和书籍,该校正是群星村不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的学校。与此同时,工作队还组织来自深圳的艺术家先后8次为河源市民、客家偏远山区村民送文艺演出、春联。

走在群星村干净平整的水泥路上,记者发现,主干道两旁的房屋外墙已完成立面改造,很多漂亮的墙绘,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表达着“传承红色基因”“推进乡村振兴”“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梁超说,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群星村硬化道路5.5公里,增加文化围栏400米,还打造文化村标、村碑,优化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建成村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增加村小组运动建设器材等,广场舞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我们希望通过文化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户‘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让‘群星’更璀璨。”

乡村风貌美起来

据介绍,经过近5年的精准帮扶,帮扶单位共计为群星村投入帮扶资金690万余元,全村45户147名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从2016年不到0.6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67万元;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1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0万元,全村年人均收入为1.8余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脱贫、相对贫困村顺利出列。

然而,脱贫不是目标,而是新起点。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的“三步走”战略,乡村在富起来之后,还要强起来、美起来。为此,《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在2022年底前,全省美丽乡村“一十百千”示范创建区域的存量农房率先基本完成微改造;同时鼓励在村民住宅的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丰富村容村貌形态。

为此,群星村帮扶单位在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的同时,再投入11万元,购买铁围栏,建设该村“四小园”,对村委周边及主干道旁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利用宅前院后的闲置土地,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利用村集体的闲置土地,建设“小公园”,助推群星村人居环境更优美。

(原标题《【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东源县群星村:红色村建成就学党史网红打卡点》)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李红淼 罗诚 桑晓 朱洪达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