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高位统筹!坪山全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城区

读特记者 罗国淮
2018-08-22 16:10
摘要

21日上午,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坪山区超前布局,抢占先机,全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城区。

21日上午,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由坪山区值班应急与智慧管理指挥中心(简称“区指挥中心”)承办的“智慧坪山”展区集中向外界展示了时空信息云平台、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应急指挥系统以及“城市超级大脑”等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

当天,坪山区政府与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局、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订5G试点四方合作协议,分别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坪山区委书记、区长陶永欣,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余惠强出席了仪式,并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鼎铉商用密码测评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负责人共同启动了坪山区“AI+视频”联合实验室。

规划引领,高位统筹

对于如今生活在坪山的市民来说,无论是咨询、投诉还是意见、建议,只需要把自己的问题在“智慧坪山”微信公众号上“@坪山”,就可以由民生诉求分拨指挥系统“一站式”处理,全流程跟踪,实时掌握事件处理情况,实现真正的“集中受理、统一分拨、实时反馈、全程监督”。这是坪山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一个精彩缩影,也是坪山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坪山之所以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如此成效,主要还是有赖于坪山区前瞻性的科学规划和自上而下的高位推动。坪山区委、区政府将“智慧坪山”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区委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规格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确保“目标一致、方向一致、标准一致、节奏一致”。

纵横整合相关部门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挥“中枢”。针对过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条块分离“碎片化”的现状,坪山区积极进行机制创新,大刀阔斧整合相关部门构建了“1+6+N”智慧城市指挥运行体系,凝聚强大的合力。“1”即是整合区信息化办、网格办、应急办三个机构,以及12345热线、微信、政府邮箱等民生诉求受理职能,成立了坪山区值班应急与智慧管理指挥中心,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核”;“6”是辖区6个街道分别整合网格、应急值班和事件分拨部门,成立了指挥运行分中心;“N”则是横向的三防、综治、查违、安监、城管、公安等职能部门也分别同步成立指挥运行分中心。

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坪山区同时出台了《坪山区智慧城市“十三五”规划》《坪山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将智慧坪山建设划分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数据融合、业务创新”等四个阶段,逐年制定实施计划,切实推进落实。

提高效能,服务民生

坪山区认为,服务民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利用最前沿的技术,推动城区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提升,为民众营造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为此,坪山区积极在服务民生功能上下功夫,并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两化并驱”,以“网格化”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以“信息化”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充分利用街道分设、成立行政区、机构改革等契机,突出小政府、大数据、云平台等方面优势,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机制、流程方面的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务水平。

其中,2017年的两个重大项目改革尤其引人注目:一是由区委书记挂帅“优化区街网格工作机制”改革,自上而下改革治理体系、整合基层网格队伍;一是由区长挂帅“民生诉求渠道优化整合”,自下而上整合渠道、改革事件处置流程,切实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型政府。

与此同时,坪山区彻底整合数字城管、网格综治、民生诉求等事件分拨平台,打造全区统一的事件分拨平台——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实现“集中受理、统一分拨、实时同步、全程监督”。据悉,自坪山区智慧管理指挥平台上线后,2017年共受理、分拨事件54362宗,其中民生诉求类事件同比增加两倍,总体处置时限压缩三分之二,在市信访12345热线业务考核中,坪山区全年办结率、受理告知率及办理告知率均达100%,创历史最好成绩,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

此外,在具体建设推进过程中,坪山区积极以民生服务为导向,以用促建,科学统筹信息化项目建设时序。根据四个阶段规划思路,按照从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再到应用层的路径,对建设项目规划、实施方案、投资计划、立项等环节进行全面统筹,严格把控项目建设时序。

据悉,目前坪山区已经建成了一张总长超过600公里覆盖全区所有政务服务场所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政务光纤网络,公共WIFI重点区域覆盖率达100%,无线连接成功率100%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无疑给民众生活带来更好、更快、更丰富的体验。

深耕数据,规范标准

数据是智慧城市的“血液”,数据标准化、共享常态化是实现智慧化的决定性因素。坪山区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同时狠抓数据资源采集、更新和数据标准化、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为民生服务和政府决策提供强大支撑。

统一数据标准。以“网格化”为抓手,对网格划分、基础数据采集、业务网格对接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规范,确保公共基础信息数据标准化,促进数据互通共享。同时,在系统梳理职责清单基础上,整合优化分级分类标准,形成全区统一的网格事件清单和公共基础信息采集清单,共设置一级分类17个,二级分类189个,三级分类893个,并根据重要性及紧急性将事件分为A、B、C三类,实行“准入制”动态管理。

整合数据资源。依托公共基础信息库建立大数据平台,编制共享目录,整合接入19家市直部门、37个区内单位的业务数据。如组织开展全区城市部件普查、确权工作,建立各类主题数据库,并以共享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为抓手,力促数据的实时更新、互通共享等。

力推数据上图。以时空信息云平台为依托,加快推进数据上图工作,完成了全区166平方公里的二维、真三维数据采集、建模工作;采集、制作了全区891公里道路全景影像;完成了29大类、609个数据图层的上图工作,为各类基于地图的应用系统开发提供了强力支撑。

循数治理辅助决策。坪山区在注重采集基础数据的同时,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对辖区人、房、法人、城市部件等公共基础信息的动态变化以及网格事件、民生诉求、突发事件的热点、难点和趋势进行长期的、多维度的统计分析,积极为民生服务、城市管理治理的精细化、“循数治理”积累分析模型。

超前布局,抢占先机

经过不懈努力和勇于探索创新,当前,坪山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驶入快车道,从基础设施夯实到平台建设到应用,各层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突破,初步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体系。

尤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展会上,5G应用试点合作协议、与各技术大咖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坪山区“AI+视频”联合实验室启动等,无疑又向外界发出明确信号,坪山区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征程中,又先行一步,迈出了崭新的步伐。

其实不止于此,回顾今年以来的短短几个月,坪山区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道路上,完全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坪山正在抢抓机遇,超前布局,抢占先机。如7月5日,坪山区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华为坪山城市产业云平台,共同推动坪山区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平安城市等建设;7月13日,坪山区又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把坪山区建成为全国首个落地的“城市超级大脑”创新示范区。双方将通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数字政府。

坪山区指挥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坪山区将充分利用体制机制和数据资源方面的优势,进一步理顺项目审批、建设模式、运维模式、数据统筹、流程优化、效能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继续承担先行先试的角色,改革创新、奋勇前行,全力争取将坪山打造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城区,为辖区群众营造更为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编辑 黄小菊

(作者:读特记者 罗国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