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书展落幕,书香不散

读特驻沪记者 匡彧
2018-08-21 21:34
摘要

7天展期内,上海书展共集结呈现全国各地新鲜出版的500余种图书,举办276场新书首发活动。

21日晚9点,全体工作人员在上海展览中心序馆送走最后一名读者,2018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落下帷幕。7天中,15万余种图书、500多种首发新书、100个分会场、1150余场阅读文化活动……这个城市与书进行了一次最深情的拥抱。尽管台风来偷袭,但风雨冲不淡上海滩文化盛会中浓郁的书香。走过15年的上海书展,已成为“上海文化”品牌上最耀眼的那抹金色。

展现时代之思、读者之需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书展的“点睛之笔”在序馆,在这里,以“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为主题,集中展示了30余种中外文版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和新近出版的10余种总书记著述、近两年“打造传世精品”的新成就和长三角三省一市新近出版的优秀图书。其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及国际合作翻译出版成果专著、“读懂中国”丛书等人气颇旺。《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共产党宣言〉十问》《马克思的20个瞬间》等主题出版物销量也非常好。

今年,上海书展首发新书超过往届,成为上海书展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效应。全国各大出版社聚力首发一批重磅好书,主题类图书有《读懂新时代》、“读懂中国”丛书、等;人文社科类图书有《宋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二十五史简明读本》全十五册、五卷本《中国美学全史》、“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分科本等,文史、社会、科学、生活、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涵盖。

7天展期内,上海书展共集结呈现全国各地新鲜出版的500余种图书,举办276场新书首发活动。“上海首发”紧扣时代之思、读者之需,为高质量新书提供了最有力的推广平台。

成为引领高品质阅读平台

倡导有态度、有品质、有价值的阅读,让高品质的活动成为上海书展的另一个主角,这个宗旨是书展主办方15年来不懈的追求。本届书展,汇聚了近千位中外作家、学者和各界名人,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共举办了1150余场阅读文化活动。和去年相比,活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上海国际文学周,是上海书展的经典品牌。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以“旅行的意义”为主题,广邀28位中外知名作家、诗人、学者深入探讨“旅行”在当下的意义。而国际论坛、诗歌之夜等近40场文学交流活动,给上海这座充满文学传统和底蕴的都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光彩。

上海人更爱纸质阅读

书展最后一天,《2018上海市民阅读状况分析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显示,纸质阅读依然是上海市民在阅读方式上的第一选择,而数字阅读也在广泛使用中被认可。在喜好的图书种类上,文学、历史、日常生活、心理、经济/管理类图书位列前5位。报告还显示,上海市民年读书量在1-9本的比例为69.21%,年读书量在10本及以上的比例为22.77%;上海市民年平均阅读量为7本,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处于全国前列水平。

另外,上海书展最有号召力的“十佳”出版社、最有价值的“十佳”服务明星评选结果也于当天出炉,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十家出版社荣获最有号召力的“十佳”出版社称号。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