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中国叙事》:在12位知名汉学家带领下,领略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2021-04-08 15:15

《中国叙事:批评与理论》由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主编,召集了德沃斯金、欧阳桢、韩南、何谷理、夏志清、高友工、李培瑞、林顺夫、黄金铭、芮效卫、王靖宇(包括浦安迪本人)12 位欧美代表性的汉学家,系统考察了中国从《左传》、六朝志怪,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的叙事作品,用叙事学中的各种概念、理论、视角来考察与剖析中国叙事文学的结构特点、视角特点与深层的中国审美精神与宇宙观的内在联系,读来既令人时时有豁然之感,也令人深觉文学研究的乐趣所在,浦安迪同时也意在为中国传统叙事文学建立一种属于中国小说美学的叙事方法论。

14 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成熟的叙事文本,被纳入小说范畴的叙事作品却滞后了很久。但是,这就意味着中国旧小说应该被视为有缺陷的吗?如何正确审视中国的叙事传统?《中国叙事:批评与理论》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富有洞见的参考。正如汉学家白芝在本书的序言里写道,"早期长篇章回小说如珊瑚礁般经历了缓慢演进的过程,终将整个中华文明的道德价值和哲学基础含纳其中"。

本书集结的作者都是公认的优秀汉学家。主编浦安迪深受钱锺书、周汝昌等人的推崇,在今天的文学课堂上也频繁被引述和提及。浦先生学贯中西,通晓十几种语言,此前出版的讲稿《中国叙事学》正是他用中文所作。此外,夏志清也备受王德威、钱锺书的推崇,他还挖掘了张爱玲、沈从文等知名作家,韩南更是被视为"欧美汉学界明清小说研究第一人"。

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独特之处在哪? 为什么说志怪也许是中国小说的前身?中国传统叙事也依照西方的史诗—浪漫文学—小说的发展脉络吗?四大名著是如何安排视角、人物、情节、意义这些叙事范畴的?中国口传叙事是如何体现"虚拟的观众"创作观念和文本的"生成性"的?为什么说《拍案惊奇》系列展现了喜剧元素和诗性正义?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中国叙事:批评与理论》这本汉学界的经典之作。

《中国叙事:批评与理论》

浦安迪 主编 吴文权 译

上海远东出版社 | 行思文化

2021 年 3 月出版

(原标题《荐书 | <中国叙事>:在12位知名汉学家带领下,领略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编辑 庄思嘉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怡天 曹亮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