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城市深夜活力报告发布,深圳人夜宵结束时间最晚

读特记者 闻坤 实习生 尹宛晨 文/图
2018-08-16 18:49
摘要

手机里24小时不打烊的公共服务、街头奔忙的小微码商、深夜值守的交通出行、医疗服务……

因电灯的发明,城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被彻底改变;而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中国城市正拥有着空前丰富的夜活力维度,并呈现出了全新的城市夜性格。

8月16日,首份反映中国城市深夜活力的“城市支夜”报告发布,报告以移动支付活跃度为指标,展现阿里生态服务的中国人夜生活全景:手机里24小时不打烊的公共服务、街头奔忙的小微码商、深夜值守的交通出行、医疗服务……在深夜,一线与二线城市,城市郊区与中心,年轻人与老人,得益于移动科技的力量,差异正日益消弭。


城市反常态,颠覆传统的夜性格,深圳可称夜奔城市之首

这份“城市支夜”报告,还重点考察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武汉等八座城市的深夜消费行为,结果显示,很多城市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一的夜细节、夜性格。

深圳人夜宵结束时间最晚,峰值持续到凌晨一点才慢慢回落,粤菜是最受欢迎的菜系;看电影的时间最晚,凌晨十二点还有一个看电影的小高峰;凌晨四点还在回家路上,人均打车费用53元,相当于人均打车20公里;凌晨五点才消停,支付宝使用率在这时才回落到全天谷底;夜奔的夜归人中,还有码商。网商银行数据显示,深圳码商小微贷款的笔数居八城之首,凌晨十二点,既是深圳年轻人涌入电影院的小高峰,也是在深圳打拼的小码商在线上发起小额贷款的时间。此外,夜间深圳居民通过饿了么线上下单的药品,排名前三的都与感冒相关。

而报告勾勒出的全国深夜城市细节,也刷新了不少人对熟悉城市的印象:北京是睡得最早的城市、上海夜间行走捐全国第一、杭州夜间买酒的人最多、成都夜间买健胃消食片的人超过其他城市……

最令人意外的也许是北京。零点后的北京,并不符合工体一带的夜店、簋街的烟火气、五环外的超跑竞逐的印象。夜间数据显示,北京人扫码乘公交的活跃度居八城之首;北京人用于晚餐和宵夜的时间最短、结束也最早,夜11点后餐饮业的曲线直线下降。北京人的入眠时间也最早,而凌晨五点就开始出门,打车的人均消费高达55元,相当于赶路近20公里。手机里的深夜北京俨然是一位按部就班、辛劳顾家的中年形象。考虑到北京的城市通勤和生活成本,这在情理之中。

温婉的杭州,在零点后变身奔放之城,根据菜鸟点我达数据显示,杭州是夜间酒水销售最多的城市。

而被誉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也是夜间的书香之城,24小时书店灯火不熄,阅读不止,南京人夜间书店的支付活跃度最高。

白天的成都是慢生活的典范,但夜成都却显出“精分”气质。饿了么和口碑数据显示,晚餐和宵夜火锅消费最高的城市都是成都,而夜间下单健胃消食片最多的城市也是成都。此外, 慢成都也钟情运动,不仅是共享单车使用率最活跃的城市,也是最喜爱观看体育赛事的城市。

西安是一座传统与潮流的融合之城,最受本地人欢迎的晚餐和夜宵不出意料是烧烤和西北菜,但热衷咖啡的热情超出意料,星巴克的点单率仅次于北京。

最精致的夜上海的情形是这样的:上海人晚上出门吃饭应酬偏少,演唱会和话剧门票销量分别排名全国第一、第二位。但有些细节显得陌生,在上海人深夜购药的目录里,开塞露高居前列,晚上九点和凌晨零点是上海人线上预约挂号的两处波峰。这也许和上海目前的人口结构相关,眼下,上海65岁以上居民占比达到了12%,在中国“最老城市”TOP10中排到了第三。

夜未眠,23点是活跃小高峰

“城市支夜”报告分析了包括支付宝、淘宝、口碑、饿了么、菜鸟、优酷、大麦、淘票票等平台数据,不仅涵盖了吃喝玩乐等消费场景,也包括城市各类公共设施和服务运行的状态。

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入睡时间比想象的要晚。深夜23点成为城市前半夜的活跃小高峰,而低谷推迟到了凌晨4点,此时的城市才算真正入眠。就在8月,杭州、天津、武汉、郑州等七座城市发起的“城市支夜”深夜公交免费活动中,支付宝的出行数据亦显示,深夜23点同样是免费公交上座率的高峰时刻。深圳成为中国最不眠的城市,不仅夜宵结束时间最晚,而且看电影的时间也最晚,零点还迎来客流小波峰,凌晨4点还在回家路上。

传统印象里,深夜商店会落锁、药店会关门、餐馆会停业,但移动支付热力图显示,手机里的城市运转依旧,夜间出行、吃饭、办事、娱乐等各项服务的APP仍处于活跃状态。支付宝平台的深夜数据显示,最活跃的十大功能包括刷支付宝坐公交、刷码坐地铁、蚂蚁森林、蚂蚁庄园、水电煤缴费、网上购物、共享单车、政务查询等,呈现多维度趋势。

因为城市扩张,房价高企而加剧的出行潮汐效应在各城市的热力图中得到验证。从支付的活跃度来看,尽管城市的半径不断扩张,但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的活力差异越缩越小,多数人白天工作在CBD,夜间栖息在近郊。比如上海的奉贤区、闵行区夜间支付活跃程度甚至超过了长宁、徐汇等市中心城区;北京的怀柔区、大兴区超过老牌城市中心东城区、海淀区、西城区;夜杭州的热力中心不在西湖区,而是萧山区、余杭区、上城区。

也因为移动服务的普及,原本横亘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夜间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差距正加速消弭。移动支付的深夜热力图的极值和均值显示,二线城市,成都、武汉丝毫不输北京上海。以武汉为例,武汉深夜零点的移动支付极值和上海持平,人均消费金额仅相差20元。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闻坤 实习生 尹宛晨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