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馅饼’终于砸向我了。”8月1日晚上10点,深圳市美术学校学生林芷茵在朋友圈发了这句话,并分享了一张来自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短信截图,短信中显示:“经广东省招生办公室核准,您已被厦门理工学院录取。”
得知自己被录取,林芷茵惊喜万分,开心得跳了起来,第一时间冲到妈妈房间把她拍醒,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对林芷茵来说,这是她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2014年4月,正在上高一的林芷茵不幸被确诊罹患白血病,在学校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成功进行了骨髓移植。2015年9月,她申请返校继续学业,虽受并发症、移植后身体排异现象折磨,但仍然坚持下来,最终梦想终于照进现实,被理想的本科院校录取。
“我最想分享这个好消息的人还有学校的老师和校长,我想告诉他们,我没有白白浪费你们对我的关心,我没有给学校丢脸。”林芷茵说。
“我的生命是学校和帮助过我的人给的”
“2014年,芷茵在洗澡时偶然发现脖子上有一些小突起,当时我就带着她去医院检查了,医生告诉我们,病情没那么简单。”芷茵妈妈说,当她看到检查报告上确诊芷茵为白血病时,简直犹如晴天霹雳,昂贵的手术费用成为了治疗路上的第一道坎。
“是学校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芷茵妈妈表示,女儿所在的深圳市美术学校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了师生募捐,短时间内她们就收到了10余万元捐款。深圳市美术学校校长肖江明更是用自己的微博实名进行了募捐,一时间,社会爱心人士、兄弟学校纷纷伸出援手。
从左到右:副校长刘昀、班主任韩书晓、林芷茵、校长肖江明、年级长刘磊。
一股股暖流在学校涌动,在校师生、退休教师、毕业生都自发地捐款和发起各种形式的募捐。肖江明感慨地回忆:“当时所有人都行动起来了,好几个退休教师捐了5000元,有一位毕业生组建了一个毕业生群,仅一天就筹集到1.8万,当时的高三(5)班方琪同学还自发联系到中法艺术周古典音乐会主办方,争取把当时演出的一半票房捐给林芷茵……”
四面八方的帮助给了林芷茵信心和力量。2014年12月,林芷茵住进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芷茵妈妈决定用自己的骨髓来拯救女儿,手术很顺利。然而,骨髓移植后的并发症却越来越严重。不得已,芷茵妈妈再次向学校求助。“仅学校历届师生的捐款,我们就收到了近60万元。”芷茵妈妈说。
对于帮助过她的人,林芷茵说:“我不善言辞,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我只能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大家,我的生命是学校和他们给的,我会好好活着,我也会努力活着。”
“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家人”
2015年9月,逐渐恢复的林芷茵申请回校上课。回校后的日子里,芷茵每天需要戴帽子、戴口罩,以防细菌感染。由于免疫力低,感冒发烧时常发生,骨髓移植后膀胱疼痛、小便不畅等症状没有完全消除,一只眼睛的视力下降至0.3,这些痛苦和困难林芷茵从不与外人道。
林芷茵(中)生病前所在班级同学今年专门回校与芷茵拍毕业照。
在班主任韩书晓眼中,林芷茵是一位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学生。“由于芷茵关节疼痛不能长时间拿画笔,我常常会劝她休息,可是芷茵仍然坚持学习和训练,每当由于身体的原因向我请假时,她都很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觉得自己拖了班级的后腿。”
作为艺术生,选择学校进行专业考试是必经之路,身体虚弱的林芷茵毅然选择了6所学校。“我想,她一定明白第二次生命来之不易,正因如此,她不想一生只为保命而活,而希望日后的人生也能精彩绽放。” 韩书晓说。
校长肖江明告诉记者,他很早就有林芷茵的微博和微信,生病这5年来,她从来没有在微博和微信上对病痛抱怨过一句。“她是一个坚强、乐观的女孩,重新回学校求学,扛下6所学校的单考,最终被本科院校录取,真的不容易。”
“我妈妈总是说我命大,其实不是我命大,是我幸运地在一个温暖的学校,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家人。感恩,感谢,不辜负,我要用行动来报答社会,报答他们。” 林芷茵说。
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