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一街一车一室”|买个菜就能在家门口免费检测

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徐逸仙 文/图
2018-08-13 17:25
摘要

“梅林街道快检室”只是深圳在全市74个街道建设检测室、配备检测车的一个缩影。全市74个街道至少都有一个检测室和一辆检测车。

从内地来深圳走亲戚的王嫂,每天一早都要陪侄媳妇到福田农批市场买菜,一小时下来菜篮子都装满了,每次本以为买完菜就可回到亲戚家里去,可侄媳妇每次都要她将菜篮子里的菜拿到就设在市场里的“梅林街道快检室”去检验一下,看到没有问题才拿回家。

王嫂告诉记者,“深圳毕竟是特区,就是与内地不一样,市民买个菜,政府还为其提供免费检测。”

“梅林街道快检室”只是深圳在全市74个街道建设检测室、配备检测车的一个缩影。全市74个街道至少都有一个检测室和一辆检测车。

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深圳市食药安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街道一快检车一快检室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制定的食品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升基层社区居民食品安全技术保障做到食品检测全覆盖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圳2018年要办的一件民生实事。

74个街道全面覆盖 快检网络星罗棋布

记者了解到,深圳的食品安全检测过去主要有市级层面的风险监测、市级层面的快检计划,检测品种、数量和覆盖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街一车一室”落地运营标志着深圳基本建成以市级检测机构为核心,以街道快检室为前哨,以220家食用农产品快检点为辅助,以流动快检车为纽带的食品检测网,在全国率先实现街道级快检车、快检室全覆盖。

街道检测室和检测车配备完成后,深圳市食药安办及时印发了《关于印发食品安全“一街道一快检车一快检室”运行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要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照《食品安全“一街道一快检车一快检室”运行管理制度》进行日常管理,督促第三方运营单位按制度开展抽样检测、不合格处置和信息公开工作,对各环节工作内容进行记录,建立和完善相关台账资料,加强检测人员考勤和定期培训,确保快检车、快检室日常运营规范科学、高效有序。各区各街道则联系辖区实际,根据不同区域和辖区经济和食品安全形势合理确定检测数量,检测数量不低于市里标准。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风险监测处有关负责人指出,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一街一车一室的建设和运营过程有以下特色:建设模式的标准化、可复制。即市食药安办统一制定工作指引,指导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开展建设工作。由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各辖区局或各区食药安办统一对辖区快检室建设所需资金向区政府提出预算,根据各区规定分别纳入政府投资计划或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运营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市食药安办统一制定快检车快检室运营管理制度,运营机构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各项工作内容。目前,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还在制定快检工作管理规定,对快检阳性如何处理进行规范化;运营过程的受监督。“一街一车一室”重在日常运营的管理,除了各区组织第三方机构的监理外,市级层面也组织抽查,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关键环节的盯得紧。“一街一车一室”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快检,由于目前快检产品的生产没有准入标准,快检产品良莠不齐,为保障“一街一车一室”所用快检产品的质量,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制定了《食品快速检测产品评价技术方案》,并开展了第一期“一街一车一室”所需的45个快检产品、87个参数的快检产品评价工作。目前,正推进第二期评价工作。

你送菜来我检测,市民买菜更放心

“我又没长火眼金睛,我怎么知道买回来的菜是不是合格?农药有没有超标?有没有不安全的添加剂之类的?”这是市民以前经常调侃的话语。但以后咱们去菜场买菜,可以在菜场门口给买的菜做个“体检”了,而且还是免费的!

日前,记者就来到了梅林农批市场二楼蔬菜区,蔬菜区里面就有新建好不久的梅林街道食品安全检测室,据了解这是原特区内最好最大的食品安全检测室,老百姓如果对在这里购买的食品有安全上的疑虑,就可以来到这里做一个免费的检测。记者先在菜市场买好了菜,然后填写好所购买的菜品和摊位号等信息后,两位工作人员从我购买的两袋菜品中挑出一小部分样本,放入了小烧瓶中,经过提取加试剂,机器检测等三个步骤,近二十分钟的等待,检测结果终于出炉。首先来看油菜的检测情况:检测机器上吐出两张小票,分别显示,荞头的亚硝酸盐检测合格,油菜的农药检测也是合格。这样记者可以放心带回家食用了。

这样的免费检测,其他市民朋友是否欢迎呢?记者观察了一下,前来检测的市民着实有不少,大家都说,检测就是为了图个放心。

马大爷:“小青菜,不是大棚里面的菜不打农药就不行,因为我自己也种,不打农药虫子就吃得一点一点的,现在的话,不放心就到这边检测一下。” 周先生:“最好是检测一下,我们自己也放心一点。”“家里吃的菜多,有了食品快检车,一家人的饮食安全就有保证了。”黄秀英说。

检测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检测室成立后,每天都有市民送菜来检测,结果也十分让人满意,很少有不合格的食品。而除了给市民提供免费的食品检测外,这个检测室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担任辖区所有食品的快检任务。

“平时我们有一块工作就是我们每天会到市场抽检十几个蔬菜,十到十五个蔬菜或者一些食品,到我们这边来检测,检测结果会有一个台账,然后会在门口显示屏上公布,也会上报梅林食品药品监管所,假如有不合格的话,监管所执法人员会销毁,并进行行政处罚。”

不仅是福田区梅林街道,在盐田区梅沙街道,龙岗区龙城街道、坪地街道、平湖街道记者都看到了类似的场景。

梅沙街道快速检测实验室面积为60平方米,配有专职检测人员4名,食品快检车1辆,电动抽样车3辆。 最近几个月,家住梅沙街道的居民黄秀英每次去市场买菜都会特别留意市场入口,只要看到有食品快检车,她就迅速地把自己买的各种菜品各取一片叶子,拿去交给快检车里的工作人员。留下样品后她再去市场里逛一圈,20分钟左右就能拿到结果。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呼吁严格把控食品安全,像这样的免费食品安全检测室的设立无疑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将有效提升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市人大代表吴滨评价说。

掌控科技武器有了快检数据  基层监管底气足信心增

记者调查发现,街道的“一车一室”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高科技武器。过去基层食品监管主要靠肉眼识别和索证索票等传统手段,如今有了自己的检测室和检测车,街道对每天的检测数据可随时掌握,对辖区食品安全心中有底。“有了这个抓手,我们保辖区市民舌尖安全有了抓手和底气。”一位街道分管食品安全的负责人这样说。

 食品安全快检车、快检室对监管部门的确是非常有力的抓手。“在行政监管和执法人员不足的大背景下,利用食品快检车在市场巡逻,快检室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在市场开展食品抽样快检,及时公示快检结果,可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者,督促其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同时还可提振消费者信心。另外,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如有临时的紧急任务,还可调派食品快检车开展现场快检,快检室也可加入到排查整治任务中来。”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药品监管综合处负责人说。

记者在平湖街道的快检室中,农残速测仪、回旋振荡器、恒温培养箱、离心机等各种仪器设备一应俱全,因为已经开设了近一年时间,各项工作忙而不乱。“我们拥有快速检测车、抽样车各一辆,每天早上8时分两批对辖区的市场、商超进行覆盖性抽检,抽样车以快速抽样为主,并送至实验站进行检测,检测车对较远地区进行现场检测。”该街道食品环境监管中心负责人叶立新称。

记者了解到,一方面深圳各街道快检车、快检室按照全年计划有序安排快检,另一方面,执法人员根据掌握的风险预警,向快检车、快检室下达任务,有针对性的安排突击快检,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如,梅林街道根据福田农批市场的实际情况,协调区食药安办,增加了农批市场水产品的快检数量。目前,已完成快检2607批次。通过快检车、快检室的高效运行,将守护食品安全的关口前移,在进入市场流通以前最大限度消除隐患,最大限度把控风险。

龙岗区截至2018年6月,全区快速抽检食用农产品超5.4万批次,合格率达到99.3%以上,实现了食品检测覆盖率7批次/千人和快速检测50样品/天的目标;不合格385批次,阳性样品向相应的经营单位回购并现场进行销毁。4月16日,盐田街道食安办联合盐田市监所、盐田街道快检室抽检人员在盐田临时市场正式开展食用农产品监测工作,至17日两天时间共抽检种植类农产品61批次、猪肉2批次,其中检出一批次蔬菜农药残留不合格,其余62批次检测合格。对于此次检出2公斤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予以及时销毁,防止了该批农药残留超标蔬菜流入辖区居民餐桌。宝安区则固定每周一次发布全区快检公布,公布其十个街道的食品快检数据,哪个街道落后了就有压力,全区食品快检率不断提升,有时连续两周食品快检超标率为零。光明新区累计开展15215批次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阳性253批次,已全部依法予以处理。以上快检不合格结果也都作为执法人员下一步追根溯源的重要风险点。

梅林街道食药安办主任、梅林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李富忠对记者表示,一街一车一室的建设运行,极大提高了基层监管执法的效率,成为基层执法人员的得力助手和最有威慑力的尖刀利器。在以往的监管执法中,基层监管所执法如需要检测人员配合,往往会遇到检测机构人员和时间上有冲突,而执法行动不能等的情况;也会遇到当事人不配合,取证难的问题,而快检车、快检室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高效快捷的特点,提升了监管执法效能。

市食药安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一街一车一室” 运营4个多月已完成快检21.6万批次,销毁不合格食品6481公斤,监管人员及时溯源,严厉查处了违法行为。未来仅“一车一室”,深圳的食品安全年快检能力将突破100万批次,一街一车一室大幅提升了监管效率,成为深圳市食品安全防护战线上牢不可破的前沿阵地。

零距离服务市民群众  各方交口称赞满意度高

自快检车、快检室运行以来,深圳市各街道将快检车、快检室作为拉近辖区市民距离的桥梁,作为贴近市民服务民生的窗口,主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商超,积极为群众解疑答惑,科普宣传,讲解辨别食品真伪的科学方法,现场接受市民咨询,接受市民送检,真正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政府的贴心服务,感受到食品安全的可以控、正在控。

梅林一村一位居民表示,“之前不知道有快检车、快检室,现在知道了,以后会过来送检蔬菜和鱼肉。”龙岗龙城街道居民也多渠道地感受到了“一街一车一室”带来的新变化。餐饮服务单位在门店显眼位置公示食品安全信息;各农贸市场公示食品安全快检结果,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检测车和蓝马甲,都显示着政府在采取切实的措施守卫市民舌尖安全。

街道食药安办负责人胡琼文称,该街道2018年已组织“食品快检开放日”体验活动8期,参与市民900多名。光明新区把快检室建在人流密集处,深入到第一线,使人民群众有感,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和满意度。

“要充分发挥街道一级食品检测车和检测室的作用,不能让它成为摆设。食品安全靠监管,也要靠宣传,全民市民安全意识的提高,就会营造出食品安全的艳阳天。而街道一辆快检车开出去就是一个流动的宣传阵地,可以深入社区街头巷尾开展检测、宣传与科普。街道食品快检室则是街道的食品安全大学校,把居民进来、把代表委员请进来,把学生请进来,把食品经营者请进来。”市人大代表郑学定、杨勤等人大代表这样呼吁。

深圳市领导对此也专门指示,进一步发挥街道快检车、快检室作用,将之打造为市民食品科普、食品义工活动、市民与政府互动前沿阵地。

记者发现,梅林街道就是这么干的。其快检室面积较大,划分为宣传区、实物展示区、会议培训区等多个功能区,自运行以来,街道食药安办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和学生参观快检室,组织经营者实地培训,观看警示教育片。坪地街道食品检测室专门设有“群众开放日”,坪地街道食药安办用大巴将辖区35个居民小组的群众分批接送到检测室参观、学习和交流,进行面对面的科普宣传。

梅沙街道、华强北街道、莲花街道、福田街道、龙城街道、粤海街道等多个街道经常开出食品检测车走街串巷,走遍辖区,给辖区居民带去宣传资料,带去食品安全知识。光明新区在快检室开展志愿服务岗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覆盖群众30万余人。毫无疑问,政府花大力气建设的“一街一车一室”食品安全基础工程已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党组成员、市食药安办副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李忠告诉记者,未来,“一街一车一室”将充分发挥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针对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等单位密集开展快检专项行动,做到严防、严管、严控,全力守好深圳市民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同时,逐步拓展快检室的功能,将其打造成为集快检服务、食品药品监管、宣传教育、业务咨询等多项功能的基层便民服务基地和社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民生微实事的活动中心。

“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就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能获得人民群众支持,就能办成大事做成好事。这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交给市民的一份漂亮答卷。”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党组书记、主任邝兵深有感触地说。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徐逸仙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