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铁义工联合会秘书长陈纪森: 十八载志愿路 一辈子公益心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2021-04-03 17:42
摘要

2020年陈纪森的爱心团队迎来爱心结硕果之年,7年来的守护,参与并策划的公益活动——青海科巴“世界上的另一种蓝”第一至四季,组建起深圳33家企业的爱心联盟,通过深圳地铁和青海科巴山区的点对点精准文化扶贫,终于在2020年高考,一共见证24个孩子考上大学。

“奶奶是最早的一批老共产党员,是乡村的赤脚医生,给别人义诊不收诊金,还经常三更半夜出门……奶奶103岁走的时候,很远的乡里都赶来送别。”今年34岁的陈纪森出生于广东阳江市的一个沿海小乡村,他说,从小跟在奶奶身边,她为自己种下了一颗善良、博爱的种子。

陈纪森读大学时在在四川做灾后志愿服务信息收集

2003年,这颗种子随着他的成长渐渐萌发。担任阳江市第二中学学生会副主席的陈纪森,发起每周五定点关爱五保护老人服务,大学在校园爱心二号团发起“变废为宝”、周末1元爱心电影、“三下乡支教”等公益活动,此外,陈纪森还连续三年到清远、韶关山区小学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脚下余震不断,他怀揣遗书,走遍了绵阳、广元、青川……“做受灾户调查,一天走14公里山路,跋山涉水只访到2户人家!”至今回想仍心有余悸,可他却不后悔。

“18年是一阵子,终点是一辈子。”至今18年过去了,陈纪森担任深铁义工联秘书长已有5年,奶奶“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依旧激励着他继续前行。他说,现代公益要从到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搭建公益场域,帮助更多人在利他经历中找到人生价值,唯有此,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他坚持,做公益要当好爱心传承者、守护者、倡导者。陈纪森和团队致力打造深圳地铁“1+365+N”公益志愿生态圈,发展义工2.6万余人,累计为深圳提供志愿服务超450万小时。深铁暖冬关爱行动中,他带领义工队累计为返乡乘客提供超10万碗“爱心粥、暖心茶”;他还主导发起精准助残“最后一公里、出行无障碍”国家金奖项目,帮助深圳残友无障碍走出家门;作为中国正能量公益合伙人和中国青年优秀志愿者,他坚持发声,讲好深圳慈善爱心之城的好故事……

“授人以渔,是造血的善举。”2020年陈纪森的爱心团队迎来爱心结硕果之年,7年来的守护,参与并策划的公益活动——青海科巴“世界上的另一种蓝”第一至四季,组建起深圳33家企业的爱心联盟,通过深圳地铁和青海科巴山区的点对点精准文化扶贫,终于在2020年高考,一共见证24个孩子考上大学。为解决孩子们学费,他又马不停蹄地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发起募捐,最终,募集到50万爱心善款为孩子们圆梦大学。他还曾在腾讯公益平台为尿毒症义工募集到近16万元爱心款成功实施换肾手术。

陈纪森笑称,自己平常做的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的确,这些“小事”都做到了别人的心坎儿上。2020年疫情爆发,在口罩、消毒液一件难求的关头,通过资源整合,他将爱心人士捐赠的1.2万个爱心口罩,第一时间送到了困难、病重的深铁义工、环卫工人手上。他说,“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公益百万行、赠送爱心粥进行春运关爱,我们不仅要让义工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还让大家感受到深圳除了有速度、有高度,还有温度,让每一个深圳人体会到‘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的温暖,一起做这座城市爱的守护者。”

(原标题为《深圳市地铁义工联合会秘书长陈纪森: 十八载志愿路 一辈子公益心》)


编辑 吴徐美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王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