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蛏子炒出半锅水?!揭秘海鲜人为“增重”的猫腻

深广电直播深圳
2018-08-05 11:35
摘要

小心被坑

为了增加肉类重量,提高卖价,一些不法商家会把猪肉、牛肉注水,相信观众朋友们也听过不少,最近,有市民反映,他买的海鲜也出现“虚胖”的情况,这究竟是真是假呢?

蛏子炒出半锅水

海鲜“虚胖”惹的祸?

近期,广州的刘女士在微博上举报了一件事儿,购买的蛏子上锅后,竟然炒出了半锅水,在咨询了经营多年水产业的朋友后,了解到海鲜在运输和养殖过程中,一些商家会人为降低养殖海鲜盐度,就可以让海鲜大量吸水后变得“虚胖”增重,根据刘小姐提供的图片显示,标准盐度为18‰(千分之十八),把海鲜放置盐度为9‰(千分之九)的低盐度水,2064克的蛏子几个小时就增重到2854克,涨幅接近40%。不少市民对于这种海鲜注水的方式也是第一次听说。

低盐度养殖海鲜

重量增加口感变差加速死亡

记者咨询了一家海鲜超市的工作人员,他表示,海鲜对于海水浓度非常敏感,浓度过低时,会通过大量吸入海水平衡体内盐度,同时也会吸收水分而增加自身重量,除此之外,口感也会变得干柴、无味,而且比正常海鲜更容易死亡。以蛏子为例,他们的标准养殖盐度为18‰,将500克活蛏子在9‰盐度的情况下养殖8小时,重量会变为600克左右,增重20%以上。

市场难觅养殖水的盐度标识

记者也走访了多个海鲜市场,可以看到,海鲜商贩并没有在售卖海鲜旁标明养殖水的盐度,甚至也没有标明价格,商贩表示,这些海鲜买回去要立刻烹饪,不然会比较容易死亡,记者询问其海鲜养殖水的盐度,商贩则称,没有具体测量过。

“虚胖”海鲜难发现

消费者易忽略

由于不同于“注水猪肉、牛肉”等明显的现象,虚胖的海鲜也很容易被消费者忽视,再加上消费者没有相关仪器、机构、专业人士的协助下,个人难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消费者在购买海鲜时,应该怎么甄别呢?合马海鲜工作人员告诉大家,消费者可以通过手触摸海鲜腹部,涨一点就去可能就是在低盐度下养殖,结实就正常。

购买海鲜

应注意养殖盐度、温度

业内人士也提醒,市民在购买海鲜时,应该注意海鲜是否有明示养殖的盐度、温度等标准,这样才能避免买到低盐浸泡的虚胖海鲜。

编辑 桂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