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深中三名学子获国际学科奥赛金牌
读特记者 姚卓文 /文 程海昆 /图
2018-08-03 20:25

日前,第49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第5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分别落下帷幕,深圳中学三名学子杨天骅、薛泽洋和聂翊宸斩获三枚金牌。其中,高一学生杨天骅更是获得了个人总分第一、理论第一、实验第一的佳绩。

据统计,该校近10年来,在五项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共夺得8枚金牌,金牌数并列全国第四。

深中学子共获得14枚国际学科奥赛金牌

在第49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5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荣誉。其中两人来自深圳中学,分别是杨天骅和薛泽洋,杨天骅更是获得了个人总分第一、理论第一、实验第一的佳绩。而在第5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取得四金的好成绩,其中,深中学生聂翊宸个人理论成绩世界第一,获得最佳理论奖。

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表示,学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大高端学术活动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学科竞赛的培养方式优化改革,大力挖掘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多年来,在数学、物理和化学三科竞赛在广东省保持领先地位。据统计,迄今为止,深中学子共获得14枚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近10年来,成绩更为突出,斩获8枚金牌,并列全国第四位。

竞赛首先是一场对耐力的考验

三名获得金牌的学生,左起薛泽洋、杨天骅、聂翊宸

在三名获得金牌的学生中,杨天骅的成绩最为突出,他获得了个人总分第一、理论第一、实验第一的佳绩。还是高一学生的杨天骅是国家队中年龄最小的,谈起此次参加竞赛的挑战时,腼腆的他认为竞赛首先是一场对耐力的考验。

“比赛一共有两场,一场理论考试,一场实验考试,每场5小时。”杨天骅说,集训期间他常常就做5、6个小时的题,有时候吃饭都没法按时吃。在集训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们的作息时间表是这样的:早上8点半到下午1点,下午两点半到晚上7点,有时候还会在晚上加练两个小时。

由于入选国家队,三名学生已经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了,薛泽洋、聂翊宸已高三毕业,暑假结束后将前往北大学习。而刚刚结束高一的杨天骅也打算提前先修一部分大学的课程,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

兴趣与坚持是问鼎金牌的关键

“我觉得之所以能获得金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对物理的兴趣。”杨天骅说,如果有学弟学妹也想走竞赛这条路,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对这门学科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杨天骅而言,虽然集训很辛苦,但经过这次竞赛后,他对物理学习的更感兴趣了。

与杨天骅相比,聂翊宸的竞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他在长沙的冬令营上只获得银牌,差点与国家队失之交臂。在他看来,之所以能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获得金牌,最关键的是“坚持”。在他迷茫时,是坚持让他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聂翊宸告诉记者,这次参加第5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给他带来的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考试成绩如何。而是让他知道原来全世界还有这么多与他一样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他们与我们一样喜欢着化学,并以此为目标坚持努力着。”聂翊宸说。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姚卓文 /文 程海昆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