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份对国家和地方义务教育质量发展状况的全面“体检报告”出炉了。 25日,记者了解到,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德智体美和学校教育教学等状况进行了客观呈现。
整个监测周期为2015到2017年,监测以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为对象,分年度开展德育、语文、数学、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六个学科监测工作,并对各学科的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等相关因素进行测查。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73个县(市、区)的572314名学生参加了监测。同时,监测还对近两万名中小学校长、十四余万名学科教师及班主任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那么,教育部发现了哪些问题?
学生学业表现好,但综合能力相对弱
本次监测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学业表现进行了测查,并采用国际通用的程序和技术方法,将学业表现划分为四个水平段,分别是待提高、中等、良好、优秀。
在语文和数学上,四、八年级学生达到优秀水平的比例都超过了20%,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业达到优秀的比例更是超过了26%。但是,四、八年级学生科学学业达到达到优秀水平的比例仅为 16.0%和12.0%。
具体到科学学业上来说,四年级学生的科学理解能力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为80.2%,但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达到这一水平的比例仅为75.7%和74.9%。八年级学生同样如此,他们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低于科学理解能力4.1和10.8个百分点。
在对老师的调查上,监测也发现,科学教师开展探究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63.0%的四年级科学教师、61.2%的八年级物理教师、75.5%的八年级生物教师和80.7%的八年级地理教师的探究教学处于低或较低的水平。
逾六成八年级学生近视
大部分学生睡眠不足
学生的健康状况如何?调查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
监测结果显示,四、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 36.5%、65.3%。而且,部分区域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视力不良检出率四年级超过60%,八年级超过80%。
视力不良,睡眠时间总体也不足。 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2017 年)规定,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10小时,初中生9小时。但实际上,只有三成四年级学生能够睡够10小时,只有16.6%的八年级学生能睡到9小时。
而另一组数据可以和健康数据放在一起看——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
四年级学生数学、语文单科平均每天作业时间1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 14.7%、21.5%,八年级学生数学、 语文单科平均每天作业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 19.2%、15.1%。
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参加数学和语文的校外辅导班,在参加过校外辅导班的学生中,近五成四、八年级学生每周数学校外辅导班时间在两小时以上,超过五成的学生语文校外辅导班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
家长更关心学习
但孩子要的不是这些
此次监测,还触及到了家庭教育的环节。
结果不算太乐观。近八成的四、八年级学生都认为家长对自己最关注的方面是学习情况,排在后面的依次是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与此对应的,八年级学生最希望家长关注的其实是他们兴趣爱好或特长、心理状况和身体健康,实际上,只有7.1%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关心自己的兴趣,11.1%的学生认为家长关注自己的心理情况。
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者几乎不过问自己学校和班级发生的事情,四分之一的四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花时间和自己谈心。监测认为,部分家庭的亲子沟通存在不足,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图片来自网络
教育部指出,质量监测是我国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指挥棒” 和“体检仪”,它能发挥积极导向作用,也能为诊断问题、分析原因、调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报告最后从健全德育工作机制、补齐体育和美育短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见习编辑 黄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