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雨来了!最高法出台意见,为北京“两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香港经济导报 记者 邢宝华 文/图
2021-03-26 16:45
摘要

北京市充分发挥“产业开放+园区开放”双轮驱动之优,以制度创新为主线,加快推进各项政策实施、促成重大项目落地,取得了积极进展。

北京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梅英26日在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上回答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为北京“两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对于贯彻法治先行理念、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涉外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建设、构建与国际先进规则相衔接的製度创新和要素供给体系,营造国际一流法治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会现场

3月2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为北京市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李广宇主持。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李广宇

发布会现场,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近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两区”建设成果频出、成效显着。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为北京“两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对于加快推进“两区”建设有哪些利好,北京“两区”建设对于用好这些支持措施有什麽样的考虑?

北京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梅英

刘梅英对此回应,称正如您所说,“两区”设立以来,北京市充分发挥“产业开放+园区开放”双轮驱动之优,积极运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贸试验区政策联动之利,以制度创新为主线,加快推进各项政策实施、促成重大项目落地,取得了积极进展。

本刊记者邢宝华发佈会提问现场

一批标志性项目纷纷在京落户

刘梅英介绍,截至目前,251项“两区”任务清单实施率过半,形成了32项全国首创或首批突破性政策及项目。在政策方面,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创投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优惠等财税政策率先实施;在全国首创性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先后实现首单落地;开放公共数据总量及无条件开放公共数据集数量居全国前列;境外职业资格认可製度在多个行业实现突破,资金、数据、人才等要素流通更加畅通有序。

她亦表示,在项目方面,落地全球顶尖的创新药研发企业赛诺根亚太区总部,气动元件行业领军企业SMC把本土之外的第一个海外地区总部设在北京,全国首家外资独资货币经纪公司、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全国首家保险另类投资资管公司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纷纷在京落户。

刘梅英指出,这一系列成效的取得都离不开法治环境的保障和不断优化。特别是,北京“两区”建设中在法治环境方面也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她同时表示,例如,大家最近都关注到的金融法院于3月18日正式挂牌,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及争议解决机构在京开展业务的路径进一步明确,北京法院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成立,将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

积极用好各项措施营造更优质的法治环境

刘梅英强调,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运用最高人民法院为北京“两区”量身定制的各项司法服务和保障措施,营造更优质的法治环境,加大政策制度创新和高质量项目落地力度,以重点领域全产业链开放和全环节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开放水平更高、产业国际合作竞争力更强、区域开放布局更均衡的首都开放体系,为国家高水平开放探索更多有益经验,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原题为《北京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梅英答香港经济导报: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为北京“两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是一场“及时雨”》)

见习编辑 连博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王雯 曹亮

(作者:记者 邢宝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