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 清洁能源将成为主要赢家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欣
2021-03-26 16:43

3月26日,瑞信证券研究团队在第24届瑞信亚洲投资论坛(AIC)上就中国能源规划影响深度解析,洞察行业,探寻中国实现可再生能源转型之路。

本届论坛为期五天,于3月22日至26日以线上形式举行,汇聚了4,500多名机构投资者、企业家、对冲基金、家族办公室、超高净值与高净值投资者,以及来自330多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与会公司总市值超过8万亿美元。本届论坛以“驭变致远”为主题,汇聚超过1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智者和意见领袖,共同探讨正以指数级速度和各种方式改变生活的颠覆性力量,以及如何预测、理解和拥抱这些力量及其创造的投资机会。关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讨论也贯穿了整个论坛议程。

瑞信中国证券研究部主管黄翔表示:“科技自力更生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双循环’战略的两大关键支柱,中国亦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政府今年或将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并制定公用事业和可再生能源行业重大规划。能源结构变革将成为驱动所有子行业供需关系变化的关键力量,清洁能源将成为主要赢家。天然气仍将是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之一,中期内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应会进一步提升。”

氢能:如何更好把握中国氢能领域的投资机遇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氢能已成为关注焦点,瑞信全球分析师团队发布了一系列以氢能为主题的报告。继去年12月发布亚太区氢能行业综述后,瑞信又深入分析了中国氢能市场,重点关注价值链的需求侧——瑞信认为短期内,氢能领域的投资机遇在于需求侧,尤其是交通运输领域。瑞信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探讨了氢能在中国交通领域的潜在市场规模,比较了燃料电池车辆与纯电动车/内燃机车辆的经济性,分析了有关补贴的走向。

瑞信认为,燃料电池车的需求拐点到来可能早于市场预期。瑞信认为重型卡车是中国燃料电池车市场中增长潜力最大的车型。瑞信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分析认为燃料电池重卡的拐点在补贴政策支持下,在2024年就会出现,届时燃料电池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将与内燃机车辆相当,潜在销量走势料与纯电动车2015年的情况类似。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因素:(1)能源模块成本的快速降低(2025年预计比目前降低50%);(2)补贴政策对燃料电池重卡的大力支持。瑞信预测2025年中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到约14.7万辆,2030年将达到约100万辆。

瑞信认为,氢能供应成本降低有望推动氢燃料和传统燃料达成平价。瑞信的分析显示,加氢站分销环节的成本下降潜力最大,此环节利用率的提高可以大大推动固定成本摊销的降低,再加上设备成本的降低,2025年加氢站分销成本预计比目前降低70%。这有望推动氢燃料成本从当前的人民币71元/千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28元/千克。这样一来,氢气零售价在未来可以降低到人民币30元/千克,这样的价格水平与原油价格60美元下的柴油价格相比,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为消费者选择和置换燃料电池车辆提供了更强烈的推动力。各级地方政府也有望出台各种补贴政策,为燃料电池和氢能产业链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从中国当前的一次能源结构来看,中期内灰氢/褐氢/副产氢有望成为中国的氢能供应主力,所以报告重点讨论灰氢/褐氢/副产氢,而不是绿氢。

中国公用事业和可再生能源行业未来五年展望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2021-25年)的开局之年,政府或将于今年制定公用事业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重要政策。中国约74%的原油与43%的天然气依赖进口,因此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也可降低中国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利于保障能源安全。瑞信认为能源结构改善将成为驱动所有子行业供需关系变化的关键力量,清洁能源将成为主要赢家。根据瑞信测算,2020年可再生能源(光伏和风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约为5%,“十四五”和“十五五”时期或在此基础上分别增长一倍和两倍,达到10%和16%。天然气仍将是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之一,中期内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应会进一步提升。据瑞信估算,2030年天然气占比有望升至13%,而包括煤电在内的其他传统能源占比可能会持续下行。

目前光伏已能实现平价上网,瑞信将“十四五”时期中国光伏发电年均新增装机需求预测上调至103GW(调整前预测为67GW),显著高于“十三五”时期的年均水平42GW。瑞信还将“十四五”时期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需求预测上调至43GW(调整前为35GW)。不同于市场一致预期,瑞信预计2030年中国将超额完成其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官方目标为25%,瑞信预测为28%。电网升级和储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亦至关重要。建设能源互联网和特高压线路,用以传输可再生能源,将是“十四五”时期的关注要点。储能方面,虽然目前因成本过高还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但瑞信预计到2025年底“储能+光伏/风电”有望实现平价上网。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助益“双循环” + 绿色发展

中国发展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具有积极意义——助益“双循环”+绿色发展。IGBT被称为功率半导体器件中的“心脏”,在新能源汽车、铁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电力逆变器、家用电器等领域运用广泛,发挥着核心器件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的IGBT需求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是自给程度低,形成了重大技术瓶颈。另外,中国已经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IGBT的能源利用效率高,也是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解决之道。瑞信认为,为实现“双循环”战略目标,中国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进口替代和消费升级, IGBT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IGBT市场,2020年约占全球需求量的37%。鉴于电动汽车延续多年的长期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积极推进,监管政策推动采用变频家电和商用空调,未来五到六年内需求可能进一步增长。瑞信预计中国IGBT市场总规模将从2020年的27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5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7%。

IGBT行业由跨国公司主导,这些公司经过几十年研发投资,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中国的IGBT自给率目前只有15-20%。然而,国内公司正在迎头赶上,在家电等门槛较低的子领域进展尤为显著。同时,国内公司也在供给短缺时期进入车规级IGBT等技术要求更高的子领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中国的下游客户担心供应链受到干扰,加之最近全行业供应紧张,促使他们对国产IGBT产品的接受度不断提升。这些变化可能为中国公司的追赶提供结构性机遇。那些与全球供应商之间技术差距较小、产能充足的国内公司料将受益于技术自力更生带来的显著需求和结构性机遇。

(原题《瑞信: 清洁能源将成为主要赢家》)

编辑 董雯静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王雯 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