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上海代表团考察深圳细节透露重要信息
深政观察
2021-03-25 23:16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3月22日至24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率领的上海市代表团考察了广东深圳和海南。

“十四五”开局上海“走出去”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广东深圳,22日,两省市在深圳召开了座谈会,共商深化交流合作事宜。

图片来源于:澎湃

上海和深圳作为中国两大经济中心城市,进入新发展阶段,都承载着国家战略,肩负着国家使命,沪粤、沪深合作迎来更大空间和机遇,两省市之间的互动备受外界关注。小政一直密切关注上海代表团此行,尤其是考察深圳时的“选点”,因为考察行程紧凑,选点都考究而精准,往往可以直接观察到双方聚焦的核心和未来合作的链接点。

小政注意到,今日上海媒体的报道,披露了代表团考察深圳的诸多细节,从中也可以一窥外界观察深圳的视角,对于深圳而言也极具参考价值。

在深圳,代表团考察了两个点: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

对于先进院,沪媒的报道中这样提及——

经过多年建设,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初步构建起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于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科研“国家队”、“地方队”和社会力量在此集聚,面对战略研究课题强化团队攻关,形成学科交叉、集成创新之势。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截至目前已累计孵化企业千余家。

上海市代表团在先进技术研究院听取了产学研发展情况和体制机制创新介绍,深入了解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最新成果,就创新生态营造、人才吸引集聚、科研成果转化等与广东和深圳相关负责同志、科研团队深入交流。

李强提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创新探索,充分彰显了深圳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杀出一条血路”、敢想敢干敢闯的精神。上海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中,要认真学习借鉴深圳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前瞻布局、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上的创新办法、在完善创新生态方面的政策举措,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攻方向,切实树牢大科技理念,更好发挥各类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科创中心建设走深走实。

对于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考察,媒体是这样报道的——

这里已推出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实现“从一片滩涂到千亿体量”的巨大跨越。上海市代表团一行在前海展示厅和前海石等处全方位了解前海起步、建设、发展和未来规划,与片区负责同志深入交流,就前海在制度创新尤其是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方面先行先试举措作了具体了解和探讨。

上海、广东和深圳,是国家重大改革、重大战略的重要承载地、先行地、起锚地,心怀国之大者,是大家与生俱来的共通点。小政注意到,无论是在参观考察中,还是在两省市举行的座谈会上,服务国家战略都被反复提及。

比如,上海方面就提出,希望沪粤、沪深在落实国家战略上加强协同,在扩大开放上深化合作,在城市治理上相互借鉴,共同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携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制造业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探索新路,为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而广东也强调“共同服务好国家发展大局”——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与浦东开发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对接联动,共同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进一步深化改革互鉴、平台共享,共同参与全球高水平合作竞争;进一步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进一步拓展经济纵深、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共同为培育强大国内市场作出努力等等。

以上种种不难看出,上海此行来广东深圳,双方聚焦的合作重点站位极高——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瞄准最重大最紧迫的国家战略。对内,练好内功,解决卡脖子问题,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对外,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携手向前,加速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发挥链接世界、辐射内陆的独特功能,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的战略支点。

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都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张江和深圳都在积极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是两地共同的“国家任务”。

此前深圳的创新优势更多体现在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为新时期沪粤、沪深科创合作提供了一个更高层级的平台。就在今天,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光明科学城正式披露其总体规划,以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高地为目标,其科创清单相当高大上,从中可以窥见深圳在实现“从0到1”突破中的壮志雄心。

如何在落实国家战略上加强协同,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展信息互通、经验互鉴,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科创体制机制,完善科学创新生态,成为催生更多“从0到1”源头创新的突破之地、服务和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前沿,是两地共同的使命和重要合作方向。

上海、广东、深圳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

2020年上海市进出口总值达到3.4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3%,创历史新高。深圳2020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2.4%,出口实现内地城市“28连冠”。这说明开放的“窗口”仍在越开越大。

自2013年我国在上海设立首个自贸试验区以来,分6批设立的21个自贸试验区正承担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的使命,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快深层次体制性创新,更好发挥开放型经济压力测试的“试验田”作用,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有效的实践经验。

如今,“窗口”外,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窗口”内,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龙头,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还有一个共同的战略任务,就是加速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链接世界、辐射内陆,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的战略支点,成为新时期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创新试验场”。

在此次代表团考察的前海,一系列围绕金融现代服务业的大胆试验正在有序推进,一系列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集成创新的很多先行先试措施从这里复制推广,深圳正全力推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双扩区”加快落地,使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打破要素自由流动障碍和制度软环境落差,全面对接国际化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平台。

上海自贸区作为国家首个自贸区,也是深圳学习对标的对象。上海不久前已推出优化营商环境4.0版,深圳的营商环境改革4.0版政策也已呼之欲出,两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规则衔接中早已交流互鉴,未来仍将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制造业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携手先行探路。

图片来源于:澎湃

上海和深圳,两座城市战略定位都瞄准全球城市:一个是“全球卓越城市”,一个是“全球标杆城市”,这决定了双方都要在与最高最好最优最强跟跑、并跑中超越强者、实现领跑,在与世界一流的交流互鉴中创造一流、成为一流、引领潮流,这也决定了两个城市间的合作必须是高站位高平台高标准的。

不久前,《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中提出预留沪(深)广高速磁悬浮通道的消息刷了屏,这意味着两市之间的距离可缩短至2.5小时。种种迹象表明,上海与深圳,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间的联系将变得愈发紧密。

(原标题《上海代表团考察深圳细节透露重要信息》)

编辑 许舜钿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范锦桦 李怡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