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回归常识 治本尝试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2021-03-19 00:47

考试掐尖招生,分重点班、快慢班,炒作中高考状元、升学率……一系列“唯分数、唯升学”的流行做法,是教育评价领域的顽瘴痼疾。3月18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发布了由六部门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明确将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方法,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促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

“孩子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如果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因这个金句“火”出了圈。在唐江澎看来,他只是说出了一个常识而已。

确实,“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分数只能评价一个人的部分素质,而非全面能力;升学率只能反映一所学校的部分实力,而非综合实力。但当前,学校普遍面临以分数、升学率为主的考核压力,家长大多产生过重的教育焦虑,学生更是把分数视为“命根”。这无疑是不正常的,是违背常识的。唐江澎校长的一番话,揭示了这种现实的悖谬与反讽,触到了社会公众的焦虑与痛点。

在一定程度上,教育领域的“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与过去经济领域的“唯GDP”观念是一脉相承的,是政绩观和发展质量观出了问题。分数、升学率跟GDP一样,都是直观的量化指标,能够在短期内见成效、出政绩。相比而言,综合评价坚持的是长期主义,牵涉面广不易操作,往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此,“唯分数、唯升学”虽易衍生一系列反常识的行为,并且哪怕所有人都承认这并不合理,但它仍然大行其道。近年来,教育评价多元化的呼声持续高涨,评价内容也确实在丰富,但诸如体育教育“应试化”现象的出现,实则说明只要“唯分数、唯升学”的根子还在,再多的面上修补最终仍会“入乡随俗”。这是一种理性的懒惰,也是一种行动的懒惰。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由“分的教育”转向“人的教育”的艰难转型期,人们普遍有着许多的纠结和矛盾。改革已成共识,关键是拿出具体举措和行动。即使短期内不能完全不考虑分数与升学率,起码要通过改革让分数与升学率带有生命的体温,让学生和学校在分数与升学率之外更多关注艺术、审美、价值等“人之所以为人”的部分,更好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此次《评价指南》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强调完善评价方式,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是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挥棒的一次转向。这是回归常识,也是治本尝试。它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时间的力量,朝着理想的方向,拿出切实的行动,促成改变的发生。

编辑 吴徐美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露锋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