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他们不笨也不懒,只是学得有点慢
深学·深读
2021-03-14 12:03

“之前我以为是孩子太调皮,才一直学不会写字,但上学之后,我发现他好像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深圳一名7岁男孩的妈妈在一次读写障碍分享会上描述,她的孩子在上小学二年级后,成绩特别差,甚至大、小等简单的字词都要教很多遍才能记住。然而奇怪的是,他的口头表达没有任何问题。好在,这位妈妈没有给孩子粗暴地贴上“笨蛋”标签,而是带着他走上寻找治疗的道路。

在他们眼里,文字会跳舞

在2020年中国上映的电影《五彩缤纷》中,同学们都能熟练读出语文老师写的诗句,而梅梅只能在黑板上画出一朵梅花表示自己的名字。老师的无奈、同学的耻笑都让她变得越来越自卑,甚至妈妈也一度认为她是个笨小孩。

“问题小孩”“笨”“弱智”等是患有读写障碍儿童的常见标签。识字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可能只要稍微用功就能学会,然而对于有些孩子而言,书本上的字就像长了腿会跳舞一样,有重影、会翻转,让他们无法认识更无法理解,这是读写障碍常见的表现特征之一。

“读写障碍”是一种特殊学习困难,泛指阅读、书写或拼字方面的障碍。深圳卫宁读写障碍服务中心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提供读写障碍支援服务的公益机构,机构负责人王磊告诉记者,可能是由于小脑发育、神经系统等问题,患有读写障碍的儿童在识字、写字上花费的时间要更多,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理解基本的字形结构。这些孩子常见的表征有:口语表达清晰但无法准确读出书本上的字;文字部件写反,漏写或多写笔画;书写及阅读速度慢等。

诊疗的最大问题是隐蔽性

事实上,读写障碍的发病率并不低。据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秀红介绍,现有的研究数据显示:针对不同文字的读写障碍发病率也不同,英语发病率约为5%—10%,汉语的发病率约为4%—8%。按人口比例推算,深圳每40人的班级里就可能有2—3个学生疑似有读写障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秀红(右)

这些孩子在语言理解上与正常儿童一样,只有在涉及到文字信息处理时才会表现出异常。同时,读写障碍还往往伴随其他学习障碍问题,其中40%—60%的孩子同时有专注力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对读写障碍的诊断变得极为困难。除此之外,大部分家长也不愿意承认孩子存在读写障碍。龙岗某公办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说,她遇到过个别孩子,怎么教都教不会,孩子成绩不理想,性格变得孤僻。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检查,家长对此有抵触情绪,最终也不能确定这个孩子是否有读写障碍。

对读写障碍进行干预治疗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隐蔽性。不仅难以诊断,还有很多无形压力让家长难以承认现实。据一名读写障碍儿童的家长叶女士透露,在儿子一年级时,由于完不成简单的作业,她经常训斥孩子不认真、不专注。在这样的情况持续一年后,亲子关系愈加紧张,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多次表达了想要退学的想法。家长的不理解、老师的不重视,随之而来的便是失去自信,导致儿童在人际关系、个人形象、自尊心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巨大影响。

目前缺乏统一评测标准

读写障碍症是否可以治愈?“我们不笨也不懒,只是学得有点慢。”这是卫宁读写障碍服务中心一个孩子写的话,字形有些歪歪扭扭,还夹杂着错别字,但认真看还是可以辨认出来。

王磊说,在他们接诊的2500个家庭中,大部分孩子症状较轻,可以通过长期的干预治疗,如部件拆字法、多感官学习法、视觉对比法、六何法等,缩小自己与其他同学的阅读差距。其中有一些儿童症状较严重,干预治疗几乎要伴随他们整个学生生涯。但还有一种可能,就像电影中的“梅梅一样,她的问题来源于遗传性基因,无法治愈。

但无法治愈也不意味着这些孩子的人生失去了希望。“许多干预治疗结果证明,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干预治疗,他们有可能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接触了大量案例的王磊说,就干预治疗的时期而言,一到四年级会更好,六年级之后会相对较难,差距会逐渐积累。王磊希望学校可以考虑到这些孩子的特殊需求,如给他们申请特殊的教室、延长考试时间、书面成绩不纳入平均分数等,尽可能满足这些孩子的特殊需求。“诊断是否有读写障碍需要综合评估,而且一般只能在正式学校教育开始后才更便于做出诊断。”做读写障碍研究的李秀红教授表示。

据了解,由于目前国内缺乏明确统一的评测标准,一些社会机构的测评结果也不能得到学校认可。但可供借鉴的是,中国香港地区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关注儿童读写障碍问题的社会机制。例如2010年6月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发布了一份《为学障学生提供服务》的调适政策。在新生入学半学年后进行全面的筛查,根据《香港小学生特殊学习困难行为量表》以及相关程序进行评估和测试。经评估确定有读写障碍的考生可提供特别考试安排,如笔试时间延长四分之一、为学生印制单面试卷等。同时,每个患有读写障碍症的孩子会得到由香港教育统筹局发放的矫治基金。

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顾问,主任医师杨志伟博士表示,目前我国所进行的个体化神经靶向调控治疗比国外更加先进,并且由他负责起草和制定的国家诊断标准和诊疗规范已于去年完成,可能于近期发布。

干预治疗首先要“看到”

来自深圳的豆妈也是一名“读困生”的家长,她说,虽然在孩子的小学阶段从来没有感受到“自豪感”,但也从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其他人差。她和家人为孩子制定了更加“合理”的人生规划。除了在体育运动上予以调节,给孩子安排适当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训练之外,还在孩子擅长的地方予以鼓励和重视。她发现孩子在语言能力方面的天赋之后,帮助他把英语发展成擅长科目。豆妈为孩子定下的目标不是任何一所高中、大学,而是成为一个内心丰富、心理健康、三观端正的孩子。

读写障碍不应该成为“房间里的大象”。如何才能看到“大象”呢?老师有基本的读写障碍基础知识,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与家长进行沟通,是顺利实现干预治疗的第一步。其次是确定诊断标准,提供相关政策的支持。近些年来,国内对融合教育高度重视,提倡为每一个孩子制定与之特质相匹配的学习目标。这些隐身于“笨拙”“懒惰”标签之下的孩子,他们的努力无法用社会普遍认定的标准来衡量,撕掉“标签”,他们也同样是天真活泼的孩子。

名词解释

读写障碍

读写障碍是一种由脑神经系统先天发展异常引发的特殊学习障碍,常表现在重复及表达语言、阅读、写作、拼字、书写及数理上有困难。这些问题并非由缺乏动机、感觉障碍、不适当教学技巧、环境所直接造成,而是一种神经心理功能异常,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将近10-20%的人口。

——国际读写障碍协会

(原标题《独家 | 他们不笨也不懒,只是学得有点慢》)

编辑 张克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