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直机关工委:打造机关党建质量的“深圳品牌”
读特记者 杨丽萍 庄小丹 戴兵威 文/图
2018-06-27 19:56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科学命题,是我们党全面开启质量建党强党新征程的政治动员令。

深圳市直机关工委坚持强化质量意识,树立质量导向,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党建创新,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新时代机关党建的质量和水平,着力打造机关党建质量的“深圳品牌”,为服务深圳新一轮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7年11月,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紫光阁》杂志社与深圳市直机关工委共同主办党建创新成果现场展示暨表彰会。

以标准化为“轮轴”提高党建规范化水平

“重业务、轻党建”,把党建作为软任务,务“虚”不务实,导致一些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出现这种状况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党建工作的标准没有立起来。市直机关工委深刻认识到党建标准化建设在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上的重要性,以标准化为“轮轴”强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2016年12月以来,市直机关工委在全系统90多家机关单位推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包含组织建设标准化、党员管理标准化、服务群众标准化、工作职责标准化等5个大类、18款要求,以此全面规范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进一步提升机关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去年6月,一项名为“坚持标准打造特色”的专题活动在驻深企业各基层党支部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各驻深企业广泛参与、积极申报,共有211个支部参与了专题活动示范点创建,驻深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质量也获得有效提高。至此,党建标准化工作在工委系统实现了全覆盖。为检验实施情况及效果,工委于去年底对该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党组织都能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落实到位,有效形成了“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工作局面。

提高基层党建质量,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关键因素。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建设的火车头,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强弱。2017年,市直机关工委历时一年、分40多期对全系统5000多名党支部书记进行了每期5天的集中轮训,通过统一教材、统一师资、统一课程、统一课室,打造常态化培训模式,有效推动了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提升了全系统党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党务干部配备,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今年4月起,市直机关工委、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深圳国际仲裁院相继开始试行半专职机关党务干部工作制度,并制定了《关于半专职党务干部工作制度的暂行办法》。按照该《办法》,每个党支部设1名半专职党务干部,由支部委员或所在支部普通党员担任。作为所在党支部的联络员,半专职党务干部将承担机关党委和所在支部的有关党务工作,同时做好岗位日常党务工作和岗位业务工作。机关党委每年对半专职党务干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务调整、选拨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问责,调整岗位。为提高半专职党务干部的党建理论素养和党务工作技能,《办法》还规定对半专职党务干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建工作基本知识及操作规程。据了解,全市机关半专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现场会将于近期在工委召开。

以创新为“杠杆”撬动党建质量提升

党的组织生活创新是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和质量的有效手段。为把党的组织生活熔炉烧得更旺,让党员能真正受到淬炼、得到锻造,今年4至5月,市直机关工委在全系统开展了推荐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案例活动,共征集案例74个,并择优报送参加了全市评选活动。

“进工地·送服务”是深圳市城管局灯光环境管理中心机关第一党支部定期开展的组织生活内容。两年前,由于市政工程存在施工不文明、不规范等现状,导致路灯设施损坏问题时有发生。党支部针对这一问题,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创设了“进工地·送服务”的组织生活方式,组织本支部党员、团员上门走访辖区市政建设相关单位、企业的党组织并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为走访单位开展路灯施工培训和迁移技术指导,还设立党员、团员加施工人员“2+1”安全岗共同维护路灯设施,并举办企业“微课堂”助力施工单位党组织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活动接地气、效果好,党员普遍欢迎、积极参与,也得到了服务单位好评,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增强。

这只是其中一个案例,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市直机关工委系统各基层党支部在创新组织生活上的探索和成效。比如,深圳市公安局某支队四大队党支部开展的“任务派单”重温初心活动,以“深云”平台“任务派单”系统为载体,探索“云”上组织生活模式,使组织生活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让党员随时随地可参与。深圳市信访局办理处党支部开展的走进基层社区、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中,党员赴社区了解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与基层工作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如何把信访工作与社区工作相结合,戮力同心化解社会矛盾、营造和谐局面,提高了信访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取得良好效果。

创新是深圳的灵魂,创新的热土催生出创新的党建质量品牌。近年来,市直机关工委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以党建创新有效推动党建质量提升,努力打造城市基层党建质量的“深圳品牌”。

2016年和2017年,市直机关工委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党建杯”创新大赛。大赛以党建创新为引领,以“厚植优势助改革,党建创新促发展”为主题,设立党建创新、服务创优、点子创意、产品创造、文化创意等组别。两年来,累计1035个项目参赛,涵盖党建、经济、科技、教育、卫生及其他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通过动漫、快板、相声、小品、舞蹈、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对特区党建进行了生动鲜活的诠释。大赛覆盖市、区两级机关和驻深机关、企事业单位,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10多万名共产党员广泛参与,体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双融双促,展示了基层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号召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同时,这种创新的做法也备受全国同行瞩目。2017年11月,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紫光阁》杂志社与深圳市直机关工委共同主办党建创新成果现场展示暨表彰会。活动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省区市及副省级城市机关工委,征集了276个党建创新案例。通过层层角逐,全国30个优秀案例展示团队汇聚深圳、同场竞技,呈现出“党建标准+服务”“党建标准+文化”“党建标准+创新”的特点,打造了面向全国范围的党建创新平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做法和经验,推动了基层党建创新发展,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浓墨重彩的厚礼。

以党建质量指数为“晴雨表”破解评价难题

各单位党建工作在市直机关工委系统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每个单位党建工作具体短板是什么?有没有一个直观的党建工作标准对各单位党建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党的建设质量关乎党的生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将促进党组织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新时代新要求,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手段。

面对党建工作量化难、考核难、精准管理难等长期困扰机关党建工作的难题,工委推出了党建质量评价标准——党建质量指数,今后各单位党建工作干得怎么样,通过查看指数就能一目了然。

评价标准越科学,越有利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党建质量指数以《党章》为核心,以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为标准,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按照“一核多元”原理构建指数模型,建立党建工作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评价党建工作。

党建质量指数运用数据聚合技术,采集各单位党建工作数据、政府和网络相关数据及已有的统计数据,实现党建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分析、自动汇总的智能化。同时,基于党建质量指数开发的“党建地图”,实现了党建状况可视化。通过“党建地图”的直观呈现,党员干部可以便利地了解党组织的基本情况、亮点工作,党代表联系基层、服务社区等方面的情况,查找附近党员志愿者社区服务点等等。此外,由于党建质量指数是一个开放体系,应用“一核多元”原理,对党建工作的各种要素进行有效组合、科学配置,采用开放式通用框架和具体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适用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党建工作指标项和数据量的要求,可以打造升级版,具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

“党建质量指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构建开放高效、融合智能型的党建工作新体系,解决了传统定性评价不易科学地反映党建工作情况的难题,也为党建工作实现全面有效的精准管理提供了可能,必将有力提升基层党建的质量和水平。”市直机关工委书记胡锦充满期待地说,党建质量指数将成为未来机关党建工作的工具尺、指挥棒和“晴雨表”。

据透露,目前市直机关工委正在编制2017年度党建质量指数报告,并适时发布,同时还将公布各基层单位党建工作量化分数。党建质量指数还正在做好纳入深圳市智慧党建平台的准备,届时可推广到全市各基层党组织使用,为科学研判和指导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杨丽萍 庄小丹 戴兵威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