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开幕。在主展馆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内,无论是从硬件设施,作品表现手法、研讨会活动等环节,科技元素的加入均体现了本届大展“摄影+科技”的深圳特色。
记者留意到,位于入口处现代化的签到模式一改往日的纸面签字,到场嘉宾需在一块集成了摄像头和手写功能的屏幕前拍摄留影,并在屏幕上手写签名,此后,这张集合了嘉宾容貌与签名的照片便被投射到开幕式主会场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这一“自助”签到模式不仅更为智能便捷,也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趣味性,令不少到访者驻足拍照。
《跨越》陆幸生 iPhone 7 Plus
《冷暖之味》韩松 华为
《巧合》里强 nubia Z11
《新年小喜神》挺华 iPhone 7 Plus
本届展览在作品选择上更为开放,展出作品不再拘泥于胶片相机、单反相机等专业器材拍摄,今年新增的“手机摄影展”版块,展出主办方与品牌手机企业合作、以手机为拍摄工具的优秀摄影作品。其中,不仅有国内外知名摄影师作品,也包括不同年龄层摄影爱好者的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均在全国性的大展中并不多见。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张桐胜表示,手机摄影的热潮与全民摄影时代相吻合,随着手机摄影装备及技术的发展,拍摄的精度、像素和方便程度完全能够满足专业性的操纵和画面表现。展馆中,摄影师李剑的手机摄影作品《丁酉年廿四节气》表现的是北京故宫二十四节气的风貌,在这幅作品前,张桐胜向记者介绍:“古建筑是最能反映摄影装备的质量和表现力的,红墙和砖瓦的时光的质感都用手机很好地表达了出来。”张桐胜认为,照片是互联网时代人们记录生活和表达自我的重要手段,在掌握了构图、用光、主题表现等方面的基础技能之后,手机将会为社会和生活增添更多光彩。
此外,芬兰裔美国摄影大师阿诺·拉斐尔·闵奇恩使用国产品牌努比亚手机拍摄的一系列新作令不少摄影爱好者驻足讨论。努比亚品牌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高大鲲表示:“每个人有多少部手机,就有多少部摄像机”。这家从2012年开始主打手机摄影方向的企业表示,努力的第一步,是将专业摄影的功能逐渐转移到手机上实现,如独立测光、光焦分离、多点对焦、慢门、多重曝光等。同时,努比亚自主研发出独立白平衡、“所见即所得”等相机不具备的功能,并将复杂的摄影参数集成为简单易用的安装包,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或普适或具有艺术性的拍摄体验,随时随地拍摄、记录身边人和事,关注城市发展。高大鲲认为,科技与艺术的整合,将赋予用户更为便捷和趣味性的艺术创作体验。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