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说到如何写作文,你的老师有没有跟你说过: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用心、有心,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很显然,这名小作者是一个有心人,仅仅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她就从路边的小摊主身上发现了故事,看似平铺直叙的描述中却有着小作者的谋篇布局。朴实的文字、细节的描述往往最能打动人。话不多说,赶紧去看看小作者都写了啥。
《为明天加速》
作者:深圳市桂园中学初三(4)班 陈恩芾
加速,加速,什么都要加速。在“截止时间”的追迫下,我初三生活已经开始了,可我还是不在状态。在拥挤电梯里,我胡思乱想着,妄图在回家前多抢一些闲余时间。
初三生活加速得太快,将我匆匆留在身后。为了追赶流逝的时光,我迎来了一个满溢着补习班的寒假。下了电梯,我不停地疾走,好似想冲破时间的网,可仅仅一阵香气,便拽住了我的脚步。
我回过头,路边有一位皮肤黑黄的大叔。他挤着憨笑,身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灰扑扑的绿色军大衣,身旁正是散发着喷香气息的烤红薯。我索性向那头走去。
“你好同学,有豆腐脑、茶叶蛋、烤饼、烤红薯,要点啥?”他流利地吆喝出了这长长的一句。
“来碗豆腐脑吧。”考虑到回家还要吃晚餐,我默默答道。
他让我稍作等待,随手打开了一边的机器,取出一张烤饼。他没有戴手套,直接将烤饼从滚烫黝黑的钢板上掀了起来,迅速放在一个盘子上,刷上酱汁。我皱了皱眉,感到有些后悔,问:“老板,做这个不用戴手套的吗?”
他的脸刹时涨得黑红,全然没有刚才的淡定,连忙结结巴巴地向我解释,那是做给他自己吃的,他还没吃饭。
我感到诧异,补习班七点下课,他竟还未吃饭,紧接着便是因为自己鲁莽的质疑而涌出心里的惭愧。我连忙道歉,他将洒上糖浆的豆腐脑递给我,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
我在一旁吃豆腐脑,他在三轮车边吃烤饼。一边吃一边说,他也有个女儿,现在已经在上海上大学了,而他想多赚点钱搬家去上海。他还说,他现在每天六点就出来卖小吃,晚上九点收摊,美好的明天离他越来越近。他说,他说,他说了很多很多。
我吃完向他道别,看起来他是那样的不起眼,却又为了他的明天,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我不禁加速了自己的脚步,刚才的豆腐脑太甜腻,甜得我不再想着忙里偷闲,不再对生活有着诸多抱怨,甜到了我的心里。我想,我也该为属于我的美好明天好好加速了。
●胡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得了39分,有两点值得学习。
关心社会上的小人物。现在的初中生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基本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然而陈恩芾在上下学的路上关心起社会上的小人物,观察了他们吃穿,倾听了他们的诉说,同情了他们的追求,这相当了不起。因为读书补课是为了“仰望星空”;深入社会,同情他人是“脚踏实地”,二者兼具,善之善者也。一般的同学或者只写个人经历,“为个人的小愿望加速”显得视野不宽;或者写国家大事,“为祖国建设加速”,格局是大,但是没有落实好“小处着手”,文章失之于空泛。
一个观点,两个故事,行文章法方正。一个观点是“为明天加速”;两个故事分别是我“为明天加速”的故事和卖小吃大叔“为明天加速”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写自己人生的体验,第二个故事写他人经历,两个故事里包含的观点倾向,既相似相近,又相反相对,而最后是互相映衬,彼此补充。
更妙的是,自己的故事分开做两半,一半在开头,算是引子;一半在末尾,算是启发。中间夹叙夹议,写完第二个“为明天加速”的故事。如果不是写作素养好,经常出佳作的学生,绝对不会有这一项布局谋篇的技术。
(胡老师简介:胡少明,深圳市桂园中学教导主任,广东省正高级教师,媒体撰稿人。出版专著《满分作文训练法》《游记文讲》。)
编辑 贺曦 吴徐美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露锋 李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