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0日7时10分,深圳市气象台挂出高温黄色预警,直至6月1日14时05分才取消预警。5月的气温也创下历年同期最高纪录。
2015年至2017年深圳市气候公报显示,近年来深圳夏季呈现气温偏高,高温集中多发,强度增强的趋势。而根据相关专家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深圳气温上升的速率要远远超过香港,深圳的年平均气温自1968年以来增温1.63℃,每十年约增温0.35℃。
分析
深圳夏季高温频发与快速城市化有关联
市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深圳夏季高温频发,与深圳快速城市化有关。
据这名负责人介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工材料增多、高楼大厦增多、能源消耗的增加、地表性质的改变以及城市密集阻碍通风等,都使得深圳这座城市气温、湿度、风速等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气温的升高和高温日数的增加,与邻近的香港形成鲜明对比。
应对
开展海绵城市建设
深圳作为一座濒临南海的沿海城市,灾害性天气种类多,台风、暴雨、雷电、大风、高温等影响频繁,城市基础设施,危险边坡、海岸等地区更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城市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迫切需要提升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指出,气候变化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维护城市生命线系统运行、人居环境质量、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至关重要。该规划提出了深圳应对台风及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应对措施,针对提高基础设施适应能力提出了相关标准。
市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深圳目前正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将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在“艾云尼”带来的强降水过程中,作为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的光明新区凤凰城海绵建设项目显现较好的效果,原内涝点无积水。
编辑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