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 | 金爵奖入围影片《记忆殇口》亮相,观众却说:难懂

读特记者 匡彧
2018-06-20 21:44
摘要

​20日,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入围影片《记忆殇口》与媒体和观众见面。

20日,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入围影片《记忆殇口》与媒体和观众见面。刚进入梅雨季的上海今天大雨,但观众依然兴致高昂,放映大厅上座率之高出人意料。可是这部波兰影片极为晦涩,观影之后,冒雨赶来的观众在电影院又遭遇一头雾水。

因为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波兰电影史上伤痕电影传统源远流长。《记忆殇口》显然秉乘了这一特质,全片深沉缓慢,文学性和隐喻的运用令其晦涩难懂。电影表现了演员楚蒂在舞台和现实中的生活。楚蒂随一个小剧团在各地巡演,表演托马斯·伯恩哈德的《舞台艺术家》。而在现实中,楚蒂的生活也一步一步向戏剧的情节靠近。当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见到奄奄一息的母亲,却惊讶地发现安德鲁——一个智力低下的男人几乎成了自己的替身。楚蒂因为这个神秘人物变得越是偏执,心智一点一点地分崩离析,带他走向未知的结局。

由于电影故事中嵌套了20世纪最伟大德语作家之一托马斯·伯恩哈德的戏剧作品《表演艺术家》,所以导演也吸收了伯恩哈德的特点,以主人公演员身份融合了戏剧空间与电影影像。这种设计也常会令观众很难从两套叙事中迅速转换出来,经常会跟不上影片的节奏,分不清楚蒂是在舞台上演戏,还是在现实中生活。寂静的波兰乡村生活、破败的家庭关系、国家民族的历史隐痛交织充斥着影片,哀伤沉重的基调浓稠得化不开。

影片结尾是一个大翻盘式的处理——“正常”的楚蒂被送入医院,和他一起去医院的弱智安德鲁却留在了正常的生活中。这个结尾的出人意料令现场观众在放映结束后久久不能释然离座。


《记忆殇口》的主创人员随后登台与大家见面。导演和两位演员都不太善言辞,面对观众的“各种看不懂”,女主演说,她只是演了这部影片,但自己从没看过完整的片子,她其实不知道自己在片中演的是个什么人物。对于那个神奇的结尾,导演说他不能给出“为什么进医院的是看似正常的楚蒂”的解释,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他说,这个故事在他心中存在许久,经过多年酝酿才拍成电影。看来,探究这部波兰电影精神内核的任务,只能交给以姜文为主席的评委会了。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