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基本成型,工业机器人和交通装备制造的企业扎堆,在无人飞行器领域更是被称作“无人机之都”……深圳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可谓“海陆空”齐头并进。近年来,深圳加大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扶持力度,推动装备制造业向精密制造和高端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深圳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为重点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举措,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深圳的高端制造政策导向明显,主攻智能制造,即主要围绕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兼顾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工程等领域。据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商事登记与代码应用研究所统计: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提升阶段,大多集聚在宝安区和南山区,目前企业总量4300余家,近三年的企业年均增量超过600家。
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产业链基本成型,包含从设计到制造,再到修理等细分行业,相关企业近300家。其中,专用设备制造及修理行业的企业占比均近五成,典型产业代表企业有中集集团、海油工程、友联船厂和招商重工等。
“截止6月15日,在深圳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相关企业中,涉及工业机器人制造的企业占比超过60%。,企业数及注册资本规模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据市标准院专家介绍:如深圳拥有激光加工设备生产的“领头羊”大族激光,机器人领域的安科、中智科创、创世纪机械和领益科技等资本规模较大的企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中约35%的企业涉足智能测控设备制造,其中以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企业居多,如英威腾电气、劲拓自动化、中广核智能科技等。
我市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企业已崭露头角。全市共有135家,代表企业比亚迪、长龙铁路电子工程等公司声名远扬。
深圳被称作“无人机之都”。至今,全市无人机行业企业达2000余家,其中涉足无人机制造的有600多家,其中以大疆创新科技为龙头企业。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深圳的无人机产值已经达300亿元,占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70%以上。另外,我市除无人机外的航空装备产业企业有近500家,主要为航空相关系统设备的制造及修理企业,如深圳通航国际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依托良好的电子及通信产业基础,深圳的卫星及应用产业也取得长足发展,卫星及应用产业企业数量近1300家,如华讯方舟卫星通信、伊爱高新技术、中青北斗科技等。
编辑 耿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