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东莞市松山湖高新区举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启动仪式,成为东莞市唯一试点。“证照分离”改革后,将进一步破解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此次松山湖“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共有129项行政许可事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5项、审批改为备案2项、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21项、优化经营管理101项。在直接取消审批5项中,包括药品广告异地备案、医疗机构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一类和二类、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三项省级事项和出版物出租经营备案、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车辆营运证核发两项市级事项。在2项审批改为备案事项中,包括50平方以下小型餐饮的经营许可事项。
李小姐成为享受“证照分离”改革新政红利第一人。
启动仪式上,准备在松山湖开一间33平方饮品店的李小姐,现场办理了饮品店的经营许可证,成为享受“证照分离”改革新政红利的第一人。李小姐告诉记者,她提交了备案登记表、产权证明、身份证明以及相应的设备布局和操作流程等资料后,就取得了《小餐饮备案凭据》,整个办事流程不但环节简化了,减少了来回跑的次数,还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我们之前办营业执照要一个月,之后再拿到卫生许可证也要等二十多天。现在即时就可以拿了, 所以通知我过来当场给我发。”
据介绍,以往面积为50平方以下的小餐饮要取得《营业执照》后,凭《营业执照》到食药监部门申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食药监部门在收到许可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核查并根据现场条件作出许可决定,整个流程通常需要10至30个工作日不等。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后,经营者在1个工作日内就能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食药监等部门则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据悉,“证照分离”是指除涉及国家、公共及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之外,把能分离的许可类的“证”分离出去,分别以取消或改为备案、告知承诺管理方式,对暂时不能取消和不适合采取告知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进一步优化准营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破解“准入不准营”这一关键问题,使市场主体的企业、创业者们能更便利取得参与市场经营资格,是调动市场活力的“新动能”。通过改革,园区政务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以及投资环境和效率将得到一个大的提升。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