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 | 深圳一周:先行示范在路上,迎利好加速跑
深政观察
2021-02-28 22:56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2021年2月22日至28日。

过去一周,北方的朋友们还穿着羽绒打着雪仗,深圳却早已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满目春色争相斗艳的fafa世界,让人赏心悦目、极度舒适,也兆示着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被奋笔疾书、铺陈开来。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明确提出,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重要通道,本周广深磁悬浮正式预留线路首次曝光;科技部发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深圳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上率先破题,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再迎重大利好。

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及时召开,脱贫攻坚交出优异“深圳答卷”,率先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2021年第一批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先行示范之路上,深圳全力加速跑。

要想跑得快

磁悬浮来带

有观点认为,技术进步和人类活动的密度是成正比的。技术越先进,人类面对面交流的需求就越高。

有合理需求,就要有相应的有效供给。人员要流动,城市要互动,区域要联动,对交通供给的需求升级加码了。

日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广东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其中,交通方面,提出构建“12312”交通圈。粤港澳大湾区、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内部1小时交通圈;粤港澳大湾区至粤东西北地区形成2小时交通圈;3小时通达全国、东南亚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全球主要城市。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提出,广东省将预留两条高速磁悬浮廊道——纵向的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横向沿海的沪(深)广高速磁悬浮廊道。

按照规划,这两条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将高效串联起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若远期再联上香港和澳门,将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与长三角、京津冀之间的联动,为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拓展关键通道,成为中国经济的又一重要增长点。

目前,高铁从深圳到上海最快是10小时36分钟,到北京则更久,要11个小时。而高速磁悬浮完工之后,从深圳到上海大约2.5小时,到北京只需要3.6小时。如此“贴地飞行”,将大大缩短深圳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之间的“体感距离”,更好满足和激发人员流动、城市互动、区域联动的需求。

2月24日,在广州市推进全球重要交通枢纽建设情况发布会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的规划图显示,广深高速磁悬浮预留线路将从广州东站引出,一路南下经南沙,跨过珠江口后进入深圳宝安和前海,最后直入香港九龙。

这是广深磁悬浮正式预留线路首次曝光,也意味着广深磁悬浮作为“先行试验段”将率先成为现实。这对深圳加快自身发展,深化广深”双城联动“,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大意义。

政策支持对路解渴

科技创新蓄势加速

2月25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深圳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上率先破题,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发挥科技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创新是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

在国内,深圳的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对标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深圳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在科技创新上还有很长的进阶之路要走,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仍需进一步发力突破。

对此,《行动方案》明确支持深圳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在深圳的统筹布局和建设力度;支持深圳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和创新支持方式,采用“揭榜挂帅”“立军令状”“滚动立项”等组织方式,集中突破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带动优势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创新产业集群。

对深圳来说,《行动方案》的政策支持是很对路、很解渴的,要充分研究利用好,并付诸快速有力行动。近日,市长陈如桂分别调研了深圳5G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给出了一些新对策,可以看作是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回应。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走得再快、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来时的路。

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

2月24日,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对全市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特区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的动人篇章。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政治自觉,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市上下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深圳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感悟思想伟力中,努力打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佳示范”;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中,不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努力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在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认识中,扎扎实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朝着实现“民生七有”目标奋力前行;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中,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坚决守好国家安全“南大门”;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中,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在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史为镜、以史明智,深圳的先行示范路才能走得又快又稳。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深圳交出优异答卷

先行示范,主要是从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来说的。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表彰大会上,深圳有2名个人、4个集体受到表彰。他们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也是深圳在脱贫攻坚大局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先行示范的一个缩影。

尽锐出战,使命必达。率先发展起来的深圳,始终站在服务“两个大局”的高度,秉持“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理念,把对口帮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分内之事抓牢抓实。

从1990年首次承担对口帮扶梅州市任务以来,深圳累计与全国17个省(区、市)的109个县(区)开展帮扶合作。

目前,深圳对口帮扶全国9个省(区、市)的54个县(区),总面积超过23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116个深圳”,且几乎都是自然条件最差、经济基础最弱、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

既舍得投入“重金”,也舍得派出“重兵”,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深圳机制、深圳标准、深圳理念融入扶贫工作,以先行示范标准助力对口帮扶地区脱贫攻坚,才有今日深圳完成对口帮扶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历史使命,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深圳答卷”的高光时刻。

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是历史性的跨越,也是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先做起来,为面上积累经验。

深圳要握紧历史的接力棒,争当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践行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拓者,深化与对口帮扶地区的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推动深圳版对口帮扶方案持续升级,率先探索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先行路,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解决“三点半难题”

深圳率先出方案

让孩子们在学校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晚一点离开学校,看似一件小事,却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的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对于广大家庭来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大福利。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引发广大网友高度关注与热烈回应。

在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方面,深圳走在了全国前列。早在2016年,深圳就开始在全市100多所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试点工作,只不过当时主要以支持社团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并未专门针对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正式印发《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从2021年春季开学起分批、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其目标主要有4个:

首先,是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其次,要利用公共资源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再次,要探索实现小学生在校完成作业;最后,要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获得感。

此项工作由政府主导、学校组织、财政经费保障,只要学生愿意,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全覆盖,力度特别大,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教育民生工程。同时,为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保障课后服务的安全和质量,《实施意见》在制度上有所突破,“鼓励本校教师参与并允许教师合理取酬”,是真正的先行先试之举,期待产生示范引领之功。

开局就是决战

起步就是冲刺

春天,是生机勃勃季节,是奋蹄争先的开始。

2月24日,深圳举行2021年第一批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活动,222个新项目总投资高达26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558亿元,涵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多个领域,不仅体量大,而且含金量高。

如此开年大手笔,让我们可以清晰窥见深圳“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姿态,清晰听到深圳奔跑追梦的铿锵脚步。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城市经济活力如何,重大项目是“晴雨表”;经济社会能否实现预期目标,重大项目建设是“牵引器”。此批打头阵的新开工项目,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导向特别鲜明,对提升深圳产业聚集度、科技创新度、城市宜居度、群众满意度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为深圳全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作为“两个重要窗口”,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此次深圳集中启动的新开工项目,优结构、增动能、补短板的功能十分强劲,是紧密结合深圳发展实际和目标定位的科学谋划,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不仅能发挥出深圳攻坚突破、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的作用,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更能为深圳“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注入强劲动力,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信心、振奋士气。

一年春作首,万事干为先。期待春天里播种下的一个个项目种子,在实干汗水的浇灌和创新智慧的呵护下,在未来结出深圳先行示范的累累硕果!


编辑 关越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露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