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五分钟”!中山一产妇脐带脱垂,医生这一举动获赞
中山日报
2021-02-28 20:46

元宵佳节,在万家围炉吃元宵的温馨时刻,中山市人民医院产房却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五分钟”。

2月26日下午,一名23岁正常待产的二胎产妇入院。

晚上9时10分这名产妇宫口开2cm时打了镇痛分娩,约1小时后宫口开3cm。

10时27分,因为宫缩差,产科医生正准备人工破膜、滴催产素的时候,突然发现产妇胎心慢,紧急检查发现已自然破膜、脐带脱垂。

“脐带脱垂拯救婴儿,时间越早越好,是生死时速。如果脐带受压不在5分钟内娩出宝宝,抢救的希望就渺茫了。”该院产科副主任曹伍兰说。

当时值班医生立即启动紧急床旁剖宫产流程,麻醉科、新生儿科早已就位,多科室的10多名医护人员迅速到位,仅仅用时约5分钟就娩出了一名健康的男宝宝,体重达2850克。过程中产妇完全没有感觉到痛楚,母子平安。

曹伍兰副主任说,这个紧急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医护人员蹲着用手在阴道手托胎头,以维持尽可能多一点脐血流供给胎儿氧气。

当时是肖媛医生第一个发现孕妇脐带脱垂,她就保持着跪着托举的姿势,与产妇一起被推进了手术室,术中她还要以一种特别难受的姿势顽强托举着产妇腹中的胎儿,直到10时32分曹伍兰副主任取出宝宝。

就是这样一个姿势,从产妇突发破水脐带脱垂,到胎儿脱离危险、呱呱坠地,她一动不动坚持了整整5分钟!这5分钟的黄金托举,使医护人员从死神手中将一名脐带脱垂的胎儿抢救了回来。

“脐带脱垂比较罕见,我们医院产科平均每年会遇上二三例。如果孕妇在家里发生这种情况,胎儿一般很难存活。”曹伍兰副主任表示,脐带脱垂是产科的急症之一,针对这个情况的应急演练产科每年都要训练。一旦发生,拼的就是预案和多科室合作到位。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露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