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粤港澳大湾区东畔,天与海蓝成一线,一行行白鹭盘旋相绕,一群群鱼儿跳跃飞渡,两艘7万吨级大型煤轮停靠在惠州荃湾煤炭港上,巨大的卸船机通过封闭式皮带系统,将船上的煤炭卸往后方的环保封闭煤仓,随后源源不断地输往粤东、珠三角乃至赣西南等地。与传统作业不同,这里的整个卸煤过程非常干净,见不到灰蒙蒙的煤灰,闻不到令人难受的煤尘。盐田港集团精心打造的惠州荃湾煤炭港,以一种全新的、绿色的方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区域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撸起袖子加油干”。
东进,深惠共建点亮湾区之火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引擎,是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深圳、惠州两市在多个领域深度融合、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大湾区。
惠州荃湾煤炭港是深惠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功范例。在广东省委省政府、交通部、环保部以及深惠两市的支持下,盐田港集团立足广东省对煤炭能源的巨大需求,大力实施“转型、升级、走出去”战略,积极发挥海港主业优势,牵头与深圳能源集团、惠州市港务集团,共同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华南重要、粤东最大的专业煤港——惠州荃湾煤炭港。惠州荃湾煤炭港,是广东省重点投资项目,由惠州深能港务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经营,规划建设3个7万吨级煤炭接卸泊位(水工结构15万吨级)及配套设施,分两期建设,设计接卸能力2300万吨/年。
2013年7月,惠州荃湾煤炭港一期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30亿元,建设2个7万吨级煤炭接卸泊位(水工结构15万吨级)及环保煤仓、疏港铁路等配套设施,泊位长550米,设计年接卸能力1500万吨。目前,惠州荃湾煤炭港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设备和系统均已调试完成,具备完整的生产能力,相继有多艘煤轮靠泊接卸,开始为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1000万吨炼油项目供煤。
匠心,实干严谨造就高品质工程
惠州荃湾煤炭港地处海岛,地质、水文条件复杂,与陆地无道路相通,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以目前惠州荃湾煤炭港正在建设的疏港铁路为例,全长仅1.87公里,造价近3亿元,每公里造价超过1.5亿元。
面对这一实际,惠州荃湾煤炭港建设团队始终坚持安全和质量高于一切,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持推行质量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施工,努力将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港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高品质工程。坚持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干,在惠州荃湾煤炭港建设中,惠州深能港务有限公司采取“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海洋港口类工程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总承包项目建设,使惠州深能港务有限公司从工程繁务中脱身,专注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确立清晰的质量管理目标(“设计质量合格率100%,关键设备质量合格率100%,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建立了长效的质量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施工工艺创新,开展港口工程通病质量治理活动,委托专业力量开展质量监督工作,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
在惠州荃湾煤炭港一期项目工程建设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海洋施工条件复杂。堆场作业区、生产辅助区、火车装车区三大区域中有30万平方米属于填海区,由疏浚土吹填造陆形成,淤泥厚度深达23米,含水率极高,流动性强,处理难度大。建设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决定对地基处理工程采用高效节能真空预压软地基处理新技术。创新软基处理工艺技术,将原传统小泵抽真空改为引进大泵直排工艺进行软基处理抽真空,与传统工艺相比不仅节约了50%的用电,还缩短了1个月工期,使填海区地基坚挺、厚实,达到设计要求。整个工程建设期间,惠州荃湾煤炭港土石方累计开挖526万立方米,码头疏浚790万立方米,合计1316万立方米。若按长、宽、高均为1米的标准筑成墙,全长1.316万公里,长度相当于2条长江,比万里长城(明长城总长为8851.8公里)和地球直径(1.274万公里)还要长。
经过4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战,一座拥有卸船作业区、环保煤仓作业区、生产辅助区和火车装车区四大功能区,占地面积近75万平方米,相当于10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实际年接卸能力超过2000万吨,堆存能力超过13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专业煤炭码头正式成型。目前,惠州荃湾煤炭港主体工程已通过省交通部门组织的交工验收,累计调试卸煤18万吨,工程质量稳定达标,为后续的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造,定位一流实现高度自动化
惠州荃湾煤炭港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标准、高要求进行建设,配备世界先进的煤炭装卸设备及输送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装卸能力强大,作业效率高。作业体系中,桥式抓斗卸船机单机设计能力1800吨/小时,斗轮式堆取料机堆、皮带系统、铁路装车机设计能力均为3600吨/小时,作业能力和效率处于国内国际同类码头前列。
惠州荃湾煤炭港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水文条件好,建港条件优越,航道宽160米,水深14.5米,现可满足5万吨级船全天候及7万吨级船乘潮进出港。近期,荃湾港区规划将主航道扩建水深至18米,届时可满足10万吨级船平潮及15万吨级船乘潮航行。
2017年11月18日,惠州荃湾煤炭港迎来首船3.3万吨煤炭,标志着该码头由工程建设阶段开始逐步进入对外服务阶段。首船靠泊接卸期间,惠州荃湾煤炭港设备、系统、人员各方面均运行流畅,顺利完成了首船煤炭的靠泊卸船疏运任务,初步形成生产作业能力。
2018年3月30日,惠州荃湾煤炭港同时迎来两艘载煤均超过7万吨的大型煤轮华强轮、协海开拓轮。这是惠州荃湾煤炭港首次迎来7万吨级大型煤轮双船双靠,特别是华强轮长229米,宽32.26米,设计载重8.2万吨,实际载煤7.5万吨,刷新了惠州煤炭码头停靠最大船舶的历史,标志着惠州荃湾煤炭港具备了靠泊接卸7万吨级大型煤轮的能力。华强轮、协海开拓轮合计载煤14.6万吨,带来惠州荃湾煤炭港首次满负荷调试作业。期间,惠州深能港务有限公司科学合理安排卸船作业,高效完成了华强轮、协海开拓轮的卸船作业,卸船机单机卸率1800吨/小时,皮带系统输送能力3600吨/小时,均达到设计指标,特别是华强轮7.5万吨煤炭卸船用时不到3天,创造了惠州荃湾煤炭港的新效率,充分说明惠州荃湾煤炭港的工程质量、设备系统性能、队伍能力、作业组织、装卸效率经得起全方位的检验,具备了为区域国计民生发展大量供煤的能力。
清新,亚洲最大环保煤仓打造绿色新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新理念,成为引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力量。2017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在惠州调研时,殷切寄语惠州荃湾煤炭港:“要以更高的标准做好项目环保工作,在重点满足省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生态”。在惠州荃湾煤炭港一期项目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惠州深能港务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将惠州荃湾煤炭港打造成为新型绿色生态码头。生态环保投资超过3.5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十分之一强,采用了大量环保新技术、新设备,多重除尘设施、油污防治设施、污水处理站,可以有效防治空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推动惠州荃湾煤炭港实现绿色生产。
惠州荃湾煤炭港在绿色发展上大胆创新,投资2.6亿元建设了两座全亚洲最大的环保封闭条形煤仓。环保封闭煤仓在设计、消防、施工上大胆创新,采用大型网架结构,整体性好,风洞试验合格,结构和消防安全有保障,通过了交通部的设计审查。环保封闭条形煤仓,每座长500米,跨度118米,高43.7米,单仓建筑面积近6万㎡,相当于9个标准足球场大,单仓最大容量超过40万吨。据公开可查的信息显示,如此大规模的环保煤仓,是目前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开了国内煤炭码头大型环保煤仓建设的先河。有别于传统煤场露天作业,煤尘、煤灰满天飞的尴尬情况,环保封闭条形煤仓实现了煤炭出入仓全封闭作业,将煤灰、扬尘锁在仓内不外泄,并综合运用一系列除尘技术最大程度降低煤尘的产生,是真正的绿色、环境友好型煤场,对传统煤炭码头转型具有现实标杆意义,环保效果突出,获得环保部认可。
惠州荃湾煤炭港建成后,迎来了省内外同行的参观,他们最大的感慨就是“很大,很干净,很先进,煤码头竟然见不到煤堆、煤渣、煤灰,竟然不是黑不溜秋一片的,空气还是那么好闻,天还是那么蓝,海水还是那么碧!”可以想象,今后惠州荃湾煤炭港将以“风清气爽,水碧天蓝,鱼跃鸟飞”的姿态,为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发光发热,缔造一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佳话!
给力,盐田港造服务大局战略
惠州荃湾煤炭港,是盐田港集团深入参与深惠融合发展,努力建设粤港澳大亚湾区的具体实践,投产后将成为华南地区能源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煤炭上水港和节点,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点上,进一步优化了整个惠州港的布局,有利于惠州港与广州港、深圳港等世界大港差异化竞争,加速惠州港跻身亿吨大港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此外,惠州荃湾煤炭港是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1000万吨炼油项目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对惠州打造世界级石化基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线上,惠州荃湾煤炭港是深惠合作的成功典范,对深化深惠合作,加快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打造深莞惠经济圈(3+2)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可以积极引导更多深圳力量,走出深圳,东进惠州、汕尾等地,为惠州等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凝聚更大、更强的动力。
带上,珠三角、粤东、赣、湘是贫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电煤主要靠输入,能源运输渠道是否安全有保障,直接决定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惠州荃湾煤炭港的建设,是粤东、珠三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有利于缓解珠三角、粤东地区煤炭能源紧张的短板,降低煤炭能源使用成本,保障相应的电力供应。如果惠州荃湾煤炭港年接卸煤炭达到1500万吨,其中80%的煤炭用于发电,每年可间接为社会贡献超过300亿度电,相当于整个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一。
面上,促进区域加快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目前,惠州荃湾煤炭港疏港铁路正抓紧建设中,预计8月份可完工通车。届时,惠州荃湾煤炭港将正式并入国铁网络,实现海铁联运,西往珠三角,东进粤东,北向赣湘,成为区域煤炭能源运输便捷新通道,为上述区域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源源不断的煤炭能源支持。
编辑 林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