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关爱月办得真好!7年1700名留守儿童受益

记者 叶志卫 通讯员 唐成茂 文/图
2016-07-26 17:10
摘要

孩子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在林荫道上慢跑,边跑边笑.....近日在沙井,2016年“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月”在亲子慢跑活动中拉开。

图为今年关爱月开幕,孩子和父母一起慢跑

今年关爱月开幕,孩子和父母一起慢跑。

孩子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在林荫道上慢跑,边跑边笑.....近日在沙井,2016年“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月”在亲子慢跑活动中拉开。

这是沙井连续7年在暑假期间举办“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月”,从最早一家企业举办“爱心学习班”,到现在政府、商会、机构等共同参与,活动的规模和质量都越来越高,迄今为止已有1700多名孩子从中受益。

从“爱心学习班”开始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月”最早从沙井一企业举办“爱心学习班”开始。

2010年暑假,沙井街道妇联联合辖区企业东明机电为员工子女开办“爱心学习班”活动,有了活动月的雏形:企业开辟场地,安排人员为孩子辅导作业,给孩子讲故事,与沙井街道妇联一起开展阅读活动,晚上则回到父母身边居住,孩子和父母有了一个月相聚的时间。

随后第二年,辖区另一企业畅鸿厂加入进来,开展近百人的“留守儿童暑期快乐营”活动。第三年,沙井街道联合辖区多家企业,一共接待140名留守儿童在沙井度过快乐暑假,队伍越来越大。

畅鸿厂董事长陈华瑞向介绍,全厂七八百职工中,不少职工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上班很辛苦也很无奈,孩子更为无奈,希望能多创造机会给他们相聚。”给孩子们上课的老师夏常玉介绍,“或许是经常没有在一起的缘故,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他们和父母之间,沟通也不太顺畅,好像彼此之间不知道说些什么,经过一个多月的相聚,彼此之间沟通逐渐顺畅起来。”

父母对孩子也充满愧疚。“有位留守儿童的妈妈,看到孩子在自己工作的工厂内上课,双眼湿润。原来,自从孩子上学之后,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她们上课的样子,她心里充满了歉意。”夏老师说。

沙井街道妇联主席陈笑媚介绍说,有些孩子即是从老家来到父母身边过暑假,也常常是独自在家玩,或者是独自外出游玩,变成了“二次留守”。“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月”,则在父母工作的地方给孩子举办一个学习班,让企业也参与进来,让孩子在厂里学习完了跟着下班的父母一起回家,这样会更好。

据了解,这种模式逐渐受到企业、员工和孩子的欢迎,部分参与的企业还把其当做一种福利,奖励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

挑选参与企业非常严格

从最初的一家企业到现在沙井政府、商会及机构全程参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月”的规模和质量越来越高。

据介绍,沙井在选定企业的时候非常严格,企业生活区要与生产区分开,要具备一定规模的活动场所,要与街道签订协议,要给孩子购买保险,承担孩子午餐、下午茶餐点费用及部分来回路费等,并要求企业必须保证孩子的安全。

沙井还同步成立的“阳光亲情驿站”,为留守儿童及父母创造一个加强沟通交流的机会,驿站配备电视、电脑及图书等,为留守儿童及父母创造了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此外,街道妇联利用“阳光心灵工作室”的资源,让心理咨询师定期走进“阳光亲情驿站”,帮助劳务工家长解决亲子教育的疑惑。

“长期的分离,造成了孩子跟父母之间的隔膜,我们需要创造一些方式帮助他们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帮助孩子跟父母,在短短一个月内更好地互相理解。”一位参加心理咨询的老师表示。

从2014年开始,沙井还将“留守儿童关爱月”活动范围延伸至贫困山区,送到“双到”扶贫联系县广东省龙川县,通过主题活动、参观游览、生活体验、趣味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弥补了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造成的亲情缺失。

据统计,7年来,沙井街道一共为170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了关爱月活动,“有些孩子每年暑假前就打电话给父母,说还要再参加活动,不少孩子在关爱月活动中结交了新朋友,期待第二年再重聚。”陈笑媚说。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