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速。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海外经营环境下,这些企业对保险服务的需求也显著上升。在近日深圳举办的“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管理论坛上,记者对平安产险副总经理曹六一进行了专访。他表示,保险可充分发挥其保障功能,为中国企业在开拓海外业务全周期中提供切实有效的综合风险解决方案。
来自深圳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在对外投资方面,今年一季度深圳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达4.2亿美元,增长60.1%,在全国各地方城市中排名第六;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为36.6亿美元和24.5亿美元,继续在全国各地方城市排名第一。
不过,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包括深圳在内的中国企业常常会遇到与国外制度环境和技术标准不兼容,企业国际化能力不足,工业产品的安全风险加大,境外各类风险长期存在且缺乏风险防控等难题。
“总的来讲,“不确定性”是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业务过程中的风险源头,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法律政策、会计制度、人文以及信仰等都存在难以预知的风险。”曹六一透露,目前平安产险已与五大洲、50余家国外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当地出单、外汇结算、过程服务、赔款支付等环节都能为中国企业提供便利稳定的保险解决方案。
但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断完善风险保障网的同时,他也发现,伴随中国企业实力的拓展,参与的海外业务愈加复杂化、专业化、综合化。“这使得其承担的风险成本更高,也对企业在经营决策中的风险控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险资如何在解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面临难题时更有针对性?在此次论坛上,平安产险首次发布了覆盖中国企业开拓海外业务全周期的综合风险解决方案,通过“走出去”保险产品包和服务包,为“走出去”企业的人员、财产、法律责任、上下游信用等风险提供全程保障。
记者观察发现,该方案细化程度颇高,包含建筑工程一切险、施工人员意外险、预期利润损失险、雇主责任险等一揽子保险产品,满足企业在技术装备输出、工程建筑安装、项目管理、货品运输、雇主责任、人员意外等方面的风险保障需求,并覆盖了海外项目的预备、建设、运营等全周期。
“除了常见的自然、经济、法律、政治等风险,‘走出去’中资企业在海外还有可能面临安全、法律等方面的突发特殊危机。”曹六一介绍,此次推出的方案中还囊括一系列细分风险保障产品。“例如,针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安危问题推出的境外中资企业整合式人员保险;专为企业高管及工作人员在遭遇绑架勒索时提供危机应对、谈判指导、赎金赔偿等服务的绑架勒索保险;为企业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提供履职责任风险、上市企业证券市场风险和投资者索赔损失及抗辩费用等的“董监高”保险等。
编辑 陈湛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