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以“六个提升”建立现代流通体系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文/图
2021-02-24 16:08
摘要

2月24日,国新办就加快商务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2月24日,国新办就加快商务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健全现代流通体系,降低企业流通成本,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以“六个提升”建立现代流通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商贸流通发展很快,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开放竞争格局也基本形成。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短板。如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约为14.7%,比发达国家高6个点左右,物流成本较高;冷链物流是短板当中的短板,发达国家农产品腐损率不到10%,而我国肉类腐损率约12%,果蔬更高,约18%,有的研究说是20%以上;还有就是流通主体国际竞争力不强。

他介绍说,将以“六个提升”建立现代流通体系。

首先是要提升流通网络布局。将重点抓骨干网络,合理规划商品的集散中心和综合物流园区、公共配送中心等。把骨干网络打通健全以后,把最终到“最后一公里”的毛细血管打通。

二是要提升流通基础设施,在城市和农村做好下沉这篇文章,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城市,要让居民身边有便利店、菜市场、社区生活服务网点,也就是重点打造“一刻钟”的便民生活圈。在农村,重点要健全商业体系,改造县乡村三级的商贸流通网点,完善物流配送网络,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到2025年,每个县城都要有连锁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要有商贸中心,村村要通快递,要全覆盖。

三是要提升流通主体竞争力。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新的技术应用,给了流通企业弯道超车的好机遇,商务部也鼓励和引导流通企业抢抓这个机遇,能够在流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面跨越式发展。

四是要提升流通发展方式。对遍布城乡的商场、超市、小卖部等要鼓励和引导创新转型,即立足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跨界融合。同时,还要发展绿色流通。

五是要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重点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推动流通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

六是要提升内外贸一体化程度。打通内外贸流通的堵点,构建国内国际市场的畅通通路,堵点要打通,关键要推动内外贸在法律法规、监管体制、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等各方面的衔接。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扩大在法律法规、监管体制、质量标准、认证认可各方面的衔接。

编辑 董雯静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范锦桦 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