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最看重个人未来发展 校招学生毁约率显著上升

读特记者 庄瑞玉
2018-05-19 19:59
摘要

“只有用心制定差异化的校招政策,才能在激烈的校招竞争中脱颖而出。”

面对愈发激烈的人才争夺战,面对逐渐成长起来新生代的领导力,企业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在激烈校招中取得优势?18日下午,在智联招聘主办的“45°仰望-追寻未来之域”2018深圳校招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老师、以及深圳各名企人力资源代表齐聚一堂,围绕2018校招的热点与痛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共商校招的新风向、新规划。

校招策略应有差异化

“随着大学生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校招竞争愈发激烈。”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武杰建议,面对逐渐成长起来的新生代领导力,深圳的企业要招到更多优秀人才,只有制定差异化校招策略,倾听大学生需求,才能在激烈校招中取得优势。

面对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00后毕业生,深圳的企业要及时为数字化校招新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校招研讨会上,高校老师们肯定校招新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建议企业不要盲目求新。“只有用心制定差异化的校招政策,才能在激烈的校招竞争中脱颖而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詹老师认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离不开企业长期的精心运营,企业对高校人才资源的锁定离不开“深耕细作”的系统化培养模式。只有重视校园招聘,才能将校园招聘中的投入化为吸引人才的无形资产。

校招毁约率显著上升

针对各城市都在推出就业补贴政策,上演抢人大战的问题,不少老师认为,虽然国家人才政策对人才流向有一定影响,但是城市产业活力才是影响毕业生流向的主要因素。学生求职最重视的依然是个人未来的发展机遇。和从前相比,当代学生更具有创业精神,找工作仅为创业打基础的毕业生占比显著增加,尤其在东部发达地区,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一职定终身”即将成为过去。

与此同时,老师们普遍反映,尽管北上广深优厚的薪资对毕业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最终去向仍受城市房价和生活成本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校招,学生毁约率显著上升。

针对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老师们建议应该准确定位,对自己期望的求职行业、企业、薪资、岗位、地点都要有细化的认知,将求职方向具体化;毕业生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出清楚的分析,锁定具体的企业和岗位,避免低效求职行为。同时要做好进入职场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提前学习求职技能,重视社会实践,简历只有在经历中才能得到完善。

编辑 耿超逸

(作者:读特记者 庄瑞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