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观海长廊”正式开放 “海丝之路两千年”巡展由此走进欧洲

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文 胡蕾/图
2018-05-19 14:57
摘要

蛇口邮轮母港“观海长廊”近日已正式向公众开放,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美术作品欧洲巡展预展在此启动。

蛇口邮轮母港“观海长廊”近日已正式向公众开放,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美术作品欧洲巡展预展在此启动。

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实施国家旅游局“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重要举措,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与蛇口邮轮母港携手在“观海长廊”共建海洋文化活动基地,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科普”为特色和亮点,开创了中国海洋文化与邮轮旅游经济相结合的全新模式。

“观海长廊”位于蛇口邮轮中心4楼,其旖旎的海洋风光及风格独特的建筑外观,已经成为深圳滨海旅游的一张新名片。走进“观海长廊”,由中外古代海洋地图组成的“大地艺术”让人眼前一亮:400米长的中外古代海洋地图在地上延伸开去,共展出300余幅国外海洋地图,规模空前,让观者在行走中感受世界海洋历史的发展变迁。此外还有一批舰船模型在现场展出。这些模型均是刚赴日本参加第57届静冈国际模型展载誉归来的作品。主办方通过舰船模型制作体验、绘画创作体验等互动方式,将海洋艺术与科技结合,让大众可以参与其中。

同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美术作品欧洲巡展也在蛇口邮轮母港的4号突堤内启动出国前的国内预展。该展览即将于2018年10月8日正式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议会总部大厅展出,旨在通过海洋绘画艺术让世界了解中国海洋文明。展览以海洋理论第一人——距今两千年前战国的邹子为展览的开篇,历经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及现代中国,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航海人物为绘画核心主题,以历史事件为创作题材,全景展现中华民族的大航海历程,启动了对中国大航海的一次宏大艺术叙事。

本次活动总策划、海洋文化专家梁二平介绍,追寻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的历史是一项的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使命担当。“观海长廊”突出了海洋文化创意理念,成为国内唯一全方位展示从古至今“船帆”发展历程及中国古法造船工艺的重要地标,让观者在“船”的时光长廊中感受海洋文明的沿革。

作为活动的策展人、《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美术作品欧洲巡展项目负责人,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岩鑫博士表示,能够在蛇口邮轮母港这样一个中国地标性的文化母港,将中国传承千年的海洋符号以展示展览的方式带给深圳市民,这是海洋艺术+邮轮码头的创新尝试,也是深圳面向世界的海洋艺术宣言。

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